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住宿 | 选择合租或校内宿舍,关注学校租房信息 | 注意合同细节,避免隐性费用 |
饮食 | 自己做饭,利用超市折扣和团购平台 | 避免频繁外卖,控制零食消费 |
交通 | 购买学生公交卡,使用共享单车 | 提前规划路线,避免高价打车 |
购物 | 利用二手交易平台,参加学生折扣活动 | 注意商品质量,确认退换政策 |
兼职 | 寻找校内外兼职机会,合理安排时间 | 确保不影响学业,了解合法工作时长 |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为了找便宜的住宿,跑遍了几个房源网站,最后选了一个离校园步行15分钟的合租房。虽然房间不大,但每个月能省下200美元左右,这在刚开始的几个月里真的帮了大忙。
很多留学生第一次出国,可能对当地的物价不太熟悉。比如在温哥华,UBC的学生宿舍价格相对较高,但如果选择校外合租,平均每月租金可以低30%以上。像多伦多的York University,有些学生会通过学校官网的“住房指南”找到性价比高的房源,甚至有同学找到了带家具的公寓,直接拎包入住。
饮食方面,自己做饭是最省钱的方式。我在纽约读研时,经常去Whole Foods买食材,虽然价格比普通超市高一点,但量大又新鲜。另外,像Amazon Fresh或者Instacart这样的团购平台,也能帮你省下不少钱。不过要注意别买太多没吃完的,否则浪费就白省了。
公共交通也是大头。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申请免费的Oyster卡,坐地铁、公交都不要钱。如果没办到,也可以用Student Railcard,每年买票能省40%左右。在旧金山,UC Berkeley的学生可以用Bay Area Rapid Transit (BART) 的学生折扣票,一个月下来能省好几十美元。
购物时别忘了二手平台。像eBay、Facebook Marketplace或者本地的二手市场,都能买到几乎全新的课本、电子产品甚至家具。我在悉尼读大学时,从Facebook上买了本很新的《经济学原理》,只花了原价的一半。
兼职是很多留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比如在加拿大,学生签证允许每周打工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我在UBC做过助教,每小时赚18加元,一个月下来够交半个月的房租。但要注意别把时间都花在打工上,毕竟学习才是首要任务。
有时候一些小技巧也能省不少钱。比如在纽约,学生可以申请免费的Netflix会员,或者通过学校的图书馆借书,而不是自己买。还有就是利用学生折扣,很多餐厅、电影院、健身房都会对学生打折,记得随身带学生证。
其实留学最大的开支不是学费,而是生活费。很多人以为只要成绩好就能拿到奖学金,但实际生活中,每天的吃饭、交通、购物都是开销。所以提前规划好预算,养成记账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留学,不妨想想:如果现在开始学会省钱,将来就能更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留学不只是花钱,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学会理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