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液体超过100ml | 检查瓶装物品容量 | 机场安检严格,超量可能被没收 |
尖锐物品 | 避免携带剪刀、美工刀等 | 容易误伤他人或引发安全问题 |
易燃易爆品 | 不带打火机、酒精类物品 | 加拿大海关严格管控危险品 |
部分食品和药品 | 查阅加拿大海关规定 | 可能因检疫要求被扣留 |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行李箱里藏着多少“雷区”?去年有个同学从UCLA转学到多伦多大学,出发前特意带了一大罐自己做的酱料。结果在温哥华机场被安检拦下,理由是“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最后只能在当地买。他后来告诉我,这让他足足多花了200加元,还耽误了几天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留学生必须了解行李限制。加拿大对入境物品的管理很严格,尤其是食品、药品和日常用品。如果你没提前查清楚,可能不只是丢东西,还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很多学生第一次出国时,总想着带点家乡的味道,比如泡面、辣椒酱或者自制的糖果。但这些都可能被加拿大海关视为“高风险物品”。比如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学生手册里就提到,任何含肉类、奶制品或未加工的食品都不允许带入。如果真的想吃家乡味,建议先在网上查清楚哪些可以带,或者直接在当地购买。 还有些同学会把药带过去,以为只要写上名字就能用。但其实加拿大的药品管理制度和中国不同。比如某些止痛药在中国是常见的非处方药,在加拿大可能需要医生处方。如果带了没备案的药物,可能会被海关扣留,甚至面临罚款。记得NYU(纽约大学)的学生曾因为带了未经申报的抗过敏药,被要求现场联系医生开证明,差点错过了开学日期。 尖锐物品也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觉得随身带一把小剪刀没什么大不了,但在机场安检时,这类物品会被特别关注。像多伦多大学的宿舍规定就明确禁止携带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如果你不小心带了,不仅会被没收,还可能影响你的住宿安排。 还有就是易燃易爆品。比如打火机、酒精喷雾或者电池,这些在飞机上都是被严格限制的。曾经有位同学从上海飞往蒙特利尔,随身带了几个充电宝,结果被工作人员要求当场扔掉,因为他带的超过了规定的100Wh容量。这种情况下,不仅要额外花钱买新的,还可能耽误登机时间。 再来说说液体。很多人都知道航空安全规定是“100ml以内”。但有些同学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这些都算液体。如果你带了超过这个标准的,即使放在行李箱里,也可能被要求重新包装或者丢弃。比如一位从北京到温哥华的同学,因为带了两瓶150ml的护手霜,被安检员提醒后才意识到问题,最后只能放弃其中一瓶。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比较隐蔽的物品也要注意。比如电子设备里的电池,有些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自带的电池是不能托运的。还有像运动器材、折叠椅这样的物品,虽然不是违禁品,但体积太大可能需要额外付费。比如多伦多大学的校方建议学生尽量减少携带大件物品,以免产生额外费用。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电子设备。像笔记本电脑、平板、相机这些设备,虽然是允许带的,但要确保它们没有被改装过。如果有拆过外壳或者加装了什么零件,可能会被怀疑是违禁品。有一位同学因为给自己的耳机改装了无线功能,结果在机场被要求打开检查,耽误了时间。 另外,一些化妆品也需要注意。比如口红、睫毛膏这些虽然看起来没问题,但如果里面含有某种特殊成分,可能也会被限制。比如某位同学带了自己喜欢的国产香水,结果被安检人员要求说明成分,最后才被允许通过。 其实最怕的就是临时抱佛脚。很多人出发前才想起来查规定,结果发现很多东西已经来不及处理。建议大家提前至少一个月开始准备,把清单列出来,看看哪些能带,哪些不能带。可以去加拿大政府官网或者学校国际办公室找资料,也可以问问已经在那边的朋友,他们往往更了解实际操作。 如果你真不知道该带什么,那就尽量精简。带够基本生活用品,剩下的尽量在当地买。这样既省事又安心。比如衣服、鞋子、日用品这些,加拿大物价不贵,很多地方都能买到。而且当地超市经常有折扣,比国内带过来便宜多了。 最后提醒一句,别小看这些规定。一次疏忽可能让你多花几百块,甚至错过重要日子。比如有人因为没带身份证件,被要求重新办理,结果耽误了入学手续。所以,提前查清楚,合理打包,才是顺利启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