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亲历:美国最虐专业TOP10揭秘

puppy

这篇文章通过留学生的亲身经历,揭秘了美国大学中被认为“最虐”的十大专业。从课程压力、作业量到竞争激烈程度,作者用真实案例和生动语言,带读者深入了解这些专业的挑战与收获。无论是工程、医学还是商科,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地狱模式”,但也蕴含着成长与机遇。文章不仅让留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鼓励大家在挑战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为选择专业提供实用参考。

盘点 步骤 注意点
工程学 选校、申请材料、适应课程 时间管理、心理压力
医学预科 GPA、考试、实习 竞争激烈、学习强度高
商科 课程安排、实习机会 作业多、时间紧张
计算机科学 编程训练、项目任务 代码量大、调试复杂
法律 案例分析、论文写作 阅读量大、思维要求高
建筑学 设计任务、模型制作 时间长、细节多
生物科学 实验课、论文撰写 数据处理、理论深奥
心理学 研究方法、数据分析 理论性强、实践要求高
新闻传播 采访、写作、编辑 时间紧、内容要求高
艺术设计 作品集、课堂创作 创意压力、反复修改

记得我刚到美国时,被朋友拉去参加一个留学分享会。会上有个学长讲了自己在工程系的惨痛经历,从凌晨三点还在写代码,到期末周连睡觉的时间都被挤掉。当时我就想,这专业真的那么难吗?后来才知道,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这样。

很多留学生一到美国就急着选专业,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些专业的“地狱模式”。比如UCLA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光是编程课就能让人头大。我记得有同学说,一次作业要写好几千行代码,调试起来能花三天。而NYU的商科学生,每天都要做大量的案例分析,有时候半夜还在改PPT。

工程学是公认的“最难啃的骨头”。在MIT,工程类课程不仅理论深,而且实验和项目多得让人喘不过气。有位朋友告诉我,他们班里有半数人因为挂科退学。更别提还要应付各种竞赛和实习,压力实在太大。

医学预科也不轻松。虽然不是直接学医,但课程难度不亚于医学院。比如在斯坦福,学生必须保持3.8以上的GPA,否则根本进不了医学院。还有人说,每次考试都像打一场硬仗,稍有松懈就可能被淘汰。

商科听起来好像没那么“虐”,但实际操作起来可一点都不轻松。纽约大学的商科学生每天都要看大量商业案例,还要写报告和做演讲。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同学为了准备一个小组项目,连续三晚熬夜,第二天还精神恍惚地来上课。

计算机科学专业最大的挑战是编程和算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S学生经常说,他们的课程比其他专业多出一倍。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同学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连续两周没有好好吃饭,整个人瘦了一圈。

法律专业最让人头疼的是阅读量。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每周要读几十页案例,还要做笔记和写分析。有位学长说,他第一次上法理课的时候,觉得完全听不懂,后来才明白这是常态。

建筑学的“虐”在于时间和细节。在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学生不仅要画图,还要做模型,每个项目都要求精益求精。有同学回忆,为了做一个简单的模型,他们花了整整一周时间,中间不断修改。

生物科学的专业课程非常基础,但实验和论文要求极高。比如在密歇根大学,学生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一位朋友说,她的实验报告经常被教授打回来重写,甚至有几次差点挂科。

心理学看似轻松,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烧脑”。在芝加哥大学,学生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做实验和分析数据。有位同学说,她为了完成一个研究项目,连续几个月都在收集数据,感觉像是在做科研。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每天都处于高压状态。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生要随时准备采访和写稿,有时候晚上还在赶稿。有位学长说,他们班里有同学因为压力太大,最后不得不休学。

艺术设计专业最考验人的耐心和创造力。在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学生的作品集要经过无数次修改,每一次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有位朋友说,她为了一个设计项目,几乎天天泡在工作室,连周末都不休息。

其实,选择专业就像选一条路,有人喜欢走平坦的大道,有人愿意挑战崎岖的小径。无论哪条路,都有它的风景和困难。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让压力压垮了自己。

如果你正在考虑选专业,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真的喜欢这个方向吗?我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吗?别急着跟风,也别怕吃苦。记住,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0833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