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波士顿大学 | 研究课程、参与活动、打磨文书 | 突出个人优势,建立联系 |
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提前规划申请时间,关注政策变化 | 语言成绩要达标,避免最后一刻慌乱 |
纽约大学(NYU) | 了解校园文化,展示独特经历 | 不要盲目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
我第一次听说波士顿大学是在高二的暑假。那时候我正在网上刷留学论坛,看到一个学姐分享她的录取经验,她提到自己为了准备申请,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学校课程,甚至主动联系了招生官。我当时觉得这太夸张了,但后来我才明白,这正是她成功的关键。
波士顿大学是美国东北部非常有名的私立大学,尤其是商科和计算机专业特别强。我当初选它是因为我对数据分析感兴趣,而学校在这一领域有很强的师资和实习资源。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我发现他们对学生的个性和背景特别重视,这让我觉得自己有机会脱颖而出。
我开始做第一件事就是去官网仔细看课程设置。比如他们的“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项目,不仅有编程课,还有市场分析相关的课程。我意识到,如果我能展示出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兴趣,就能让招生官看到我的潜力。
除了课程,我还研究了学校的课外活动。波士顿大学有很多社团和竞赛,比如国际学生组织、创业比赛等等。我决定加入一个本地的数据分析俱乐部,虽然一开始只是旁听,但后来我主动提出帮忙整理资料,慢慢成了团队的一员。
我参加了一个线上研讨会,主题是“如何让你的申请文书与众不同”。主讲人说,很多学生写文书时总想着怎么讨好招生官,其实不如真实表达自己。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故事,我不再用华丽的词藻,而是把那些真实的经历写进去。
有一次,我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波士顿大学的招生官发了一条动态,说他们最喜欢看到学生有持续的热情。我立刻留言说:“我一直对数据分析很感兴趣,从高中就开始自学Python。”没想到第二天他回复了我,还鼓励我继续努力。那一刻我明白了,有时候主动一点,真的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我花了整整三个月打磨文书。每次写完都发给朋友和老师看,改了十几遍。有一段我写了自己如何通过一个小型项目学会了数据分析,但总觉得不够生动。直到我加入一个本地的公益项目,用数据帮助社区优化资源分配,那段文字才真正打动了我。
申请截止前一个月,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是波士顿大学的招生官发来的,说他们看了我的材料,对我很感兴趣,希望我能在面试中进一步展示自己。我紧张得睡不着觉,但最后还是顺利通过了。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最让我受益的是坚持和真诚。我不需要完美,只要足够真实,就能让人记住。就像我之前在UBC读过的一篇文章里说的,申请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如果你也在准备申请,别怕犯错,也别怕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重要的是找到属于你的那条路。波士顿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你旅程的一部分。
我想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说,别急着赶路,先看看自己走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校,去尝试新事物,去勇敢表达自己,那你离梦想就不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