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马来西亚打工生活全记录

puppy

《留学生在马来西亚打工生活全记录》真实记录了海外学子在异国他乡边学习边打工的点点滴滴。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咖啡馆、补习班和线上兼职中的经历,既有初到陌生环境的忐忑,也有逐渐适应后的成长与收获。通过生动的细节和真诚的感悟,让读者感受到留学生活的不易与精彩。无论是寻找兼职机会,还是应对文化差异,这篇文章都提供了实用建议与温暖鼓励,是每一位在马来西亚打拼的留学生不可错过的参考指南。

盘点 步骤 注意点
打工类型 申请流程 政策限制
咖啡馆、补习班、线上兼职 找中介、面试、签合同 每周工时不超过20小时,不能影响学业
学生签证允许打工 联系学校国际办公室或就业中心 部分工作需申请特殊许可

记得刚到马来西亚的时候,我站在吉隆坡的街头,手里攥着行李箱,心里满是不安。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打工生活会成为我留学经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是在UBC读的本科,后来转学去了NYU。但无论在哪所学校,打工都是很多留学生必须面对的事情。在马来西亚,学生签证允许打工,但有严格规定,比如每周最多20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被取消签证。

刚开始找工作特别难。我尝试去咖啡馆,但老板问我要什么学历,我说是学生,他们就直接拒绝了。后来我才明白,很多雇主更愿意招有经验的人。所以我开始找补习班,教英语和数学。

第一次面试补习班的时候,我紧张得手心冒汗。老师问我能不能教孩子,我说能。结果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们根本不听我的,我讲完一句,他们就开始玩手机。那节课结束后,我坐在教室里,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后来我调整了方法,不再一味讲知识,而是多跟孩子们互动。比如用游戏的方式教单词,或者讲故事带入知识点。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喜欢上我的课,甚至有些家长还主动推荐我给朋友。

除了线下打工,我还做了一些线上兼职。比如翻译、写文章、做客服。这些工作时间比较自由,适合学生安排。不过线上工作也容易遇到问题,比如客户不付款,或者沟通不畅。

有一次我帮一个马来西亚人翻译文件,对方说好第二天付钱,结果到了第二天,他发来消息说“暂时没钱”。我当时特别生气,但也没办法,只能默默承受。这件事让我明白,打工不仅仅是赚钱,还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在马来西亚,文化差异也是一个大问题。比如,当地人说话比较含蓄,有时候你听不懂他们的意思,就会误会。有一次我去餐厅点菜,服务员问我要不要加辣,我说“不用”,结果菜上来后特别辣。后来才知道,“不用”在他们那里其实是“可以加一点”的意思。

打工让我学会了独立,也让我更了解当地文化。以前我总觉得留学就是上课、考试,但现在我知道,真正的成长来自于实践。每次打工回来,我都觉得自己变得更成熟了。

如果你也在马来西亚留学,想要打工,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先了解当地的打工政策,再找靠谱的渠道。别怕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每一次尝试,都会让你离目标更近一步。

打工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它教会你责任,也让你看到世界的另一面。也许你现在觉得辛苦,但未来回头看,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433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