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荷兰语授课的课程数量 | 评估自身语言能力 | 不同学校政策差异大 |
全英文授课的热门专业 | 提前学习基础荷兰语 | 文化适应比语言更重要 |
部分课程混合授课 | 多与当地人交流 | 保持开放心态是关键 |
我第一次在荷兰街头迷路的时候,完全不会说荷兰语。那天我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想坐地铁去一个朋友家,结果发现站名全是荷兰语,连车票上的说明都看不懂。那一刻我有点慌,但突然想到自己是来留学的,应该能克服这个困难。后来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学了基本的荷兰语,虽然还是不能流利对话,但至少能问路、点餐和理解日常用语。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尤其是当课程不是全英文授课时,如何应对荷兰语环境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你也在考虑是否选择荷兰作为留学目的地,或者已经在准备申请,这篇文章可能会帮你找到答案。 我一开始也担心自己会不会被荷兰语授课的课程吓退。当时我看到一些学校的课程介绍里写着“课程以荷兰语授课”,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但我后来了解到,其实大部分本科和硕士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的,尤其是商科、工程、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比如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和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就有很多英文授课项目,甚至有些课程是直接面向国际学生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这样。像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比如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荷兰语授课。这时候就需要提前了解清楚课程的语言要求。比如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的一些研究生课程会同时提供英语和荷兰语版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我的一位朋友在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读经济学,她的课程几乎全是英文授课,但她的教授会在课堂上偶尔用荷兰语讲一些例子。她告诉我,只要稍微懂一点荷兰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意思,也能更快融入班级氛围。这让我明白,即使课程是英文授课,掌握一点荷兰语也是有帮助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纽约大学(NYU)的荷兰校区。虽然它本质上是美国的大学,但在荷兰的课程依然需要一定的荷兰语能力。因为学生不仅要面对课堂内容,还要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租房、买菜、看病等。如果只会英语,有时候会遇到沟通障碍,特别是在小城市或乡村地区。 我曾经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居民大多只说荷兰语。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店员问我是不是本地人,我说我是留学生。他笑着告诉我:“你要是多学点荷兰语,以后就不会这么难找了。”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我后来学会了简单的日常用语,但那种“听不懂”的感觉确实让人不舒服。 所以,如果你打算去荷兰留学,建议提前学习一点荷兰语。哪怕只是基本的问候语和常用短语,也能让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在食堂点餐、和同学聊天、参加校园活动时,都能派上用场。而且,学会一门新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对你的未来也有帮助。 荷兰的教育体系非常灵活,很多学校都会为国际学生提供语言支持。比如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就有专门的语言辅导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荷兰语水平。还有一些学校会组织语言交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和本地人练习口语。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我建议你多接触当地文化。比如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加入语言学习小组、去当地的咖啡馆和酒吧和当地人聊天。这些经历不仅能提升你的语言能力,还能让你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如果不会说荷兰语,就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生活。但其实,很多人在刚到荷兰的时候也不懂荷兰语,他们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最终都能适应。关键是不要害怕犯错,也不要急于求成。语言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要你愿意学,总会有所进步。 我认识的很多留学生都在荷兰生活了好几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说几句荷兰语,甚至有些人已经可以流利对话。这让我相信,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每个人都能克服语言障碍。 最后我想说,荷兰是一个非常适合留学的地方,无论你选择哪种语言授课方式,都会有适合你的课程和机会。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勇敢迈出第一步。当你真正开始适应这里的节奏,你会发现,语言不再是障碍,而是一种连接你和这个国家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