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必看:马来日常注意事项

puppy

本文为即将赴马来西亚留学的同学们整理了实用的日常注意事项。从交通出行、饮食习惯到文化礼仪,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比如提醒大家注意公共交通的乘车规则,建议尝试当地特色美食但也要留意卫生;还介绍了与当地人相处时的礼貌用语和禁忌。文章语气亲切自然,旨在帮助留学生更快适应新环境,避免常见误会,让留学生活更加顺利愉快。无论你是第一次出国,还是已有经验,都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盘点 步骤 注意点
交通出行 使用Grab或MyRide打车,地铁和公交需提前查班次 避免深夜独自坐出租车,注意司机是否正规
饮食习惯 尝试当地美食如沙嗲、椰浆饭,选择干净餐厅 留意食物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引发肠胃不适
文化礼仪 见面说“Assalamualaikum”,用餐用右手 避免公开批评宗教,尊重穆斯林习俗

我有个朋友小李,去年刚到马来西亚读大学。他一到学校就急着去吃当地的美食,结果因为没注意卫生,第二天拉肚子请假了。还有一次,他在校园里和同学聊天,不小心提到宗教话题,对方立刻不高兴了。后来他才知道,这在马来西亚是大忌。 其实像小李这样的情况,在留学生中很常见。很多同学第一次出国,对当地的生活方式还不熟悉,很容易踩坑。比如交通规则、饮食习惯、社交礼仪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藏着不少细节。如果提前了解清楚,就能少走弯路,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的留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交通。虽然吉隆坡有很多地铁和公交车,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换乘或者在哪里等车。有一次,一个从纽约大学(NYU)转学过来的同学,因为不懂如何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差点错过了上课时间。他后来学会了用Grab打车,才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说到吃饭,马来西亚的街头小吃非常有名,比如沙嗲、椰浆饭和炒粿条。但有些同学可能不太适应辛辣口味,或者对食物的新鲜度有疑虑。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在槟城的夜市吃了一顿海鲜,结果半夜肚子痛,去了医院才发现是食物中毒。后来她学会了看餐厅的卫生评分,还会问当地人推荐的地方,这才真正享受到了当地的美食。 在文化礼仪方面,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穆斯林占多数,所以一些习惯可能会和你以前接触的不同。比如,进寺庙或者清真寺时要脱鞋,不能用左手递东西,也不能随便拍别人的头。有一次,一个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在课堂上开玩笑说“你们的宗教太严格了”,结果被老师严肃地提醒,这件事让她意识到,尊重当地文化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是第一次出国,可能会觉得很多事情都陌生。但其实只要多观察、多提问,很快就能适应。比如在校园里,可以多和本地同学交流,他们通常很乐意帮助新来的留学生。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学生,一开始对马来语完全不懂,后来通过和同学一起上课、吃饭,慢慢学会了基本的问候语和日常用语,这让他在生活上方便了很多。 马来西亚的天气比较热,尤其是夏天,阳光强烈,紫外线也很高。很多留学生可能没有准备好防晒用品,结果晒伤了皮肤。我记得有个同学,第一次来的时候只带了薄衣服,结果在户外待久了就中暑了。后来她学会了带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这才好起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马来西亚的物价和消费水平和国内不同。比如一杯奶茶可能就要十几块马币,而国内可能只有几块钱。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会低估生活成本,结果月底发现钱不够用。我有个朋友,一开始以为自己能省下一笔钱,结果因为买太多零食和旅游,最后连房租都差点付不起。 有时候,留学生也会遇到语言障碍。虽然大部分年轻人会说英语,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可能需要一点马来语或方言才能沟通。比如在沙巴或纳闽,很多本地人只会讲马来语或者土著语言。有一次,一个从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来的学生,因为不会说马来语,在超市里找不到想要的商品,最后还是请店员帮忙才解决了问题。 在马来西亚,手机网络和支付方式也很重要。大多数地方都支持信用卡和支付宝,但也有一些小摊贩只收现金。所以建议大家带上一张国际信用卡,同时下载一些常用的支付应用,比如GrabPay或Touch ‘n Go。这样无论去哪里,都能更方便地付款。 还有一点是,马来西亚的法律和国内不一样。比如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甚至不能在车上吃东西。有一次,一个留学生在公交车上吃榴莲,结果被司机骂了,还被要求下车。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些都是当地的规定,如果不遵守,可能会带来麻烦。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马来西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国家,只要你愿意去了解,就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希望每个留学生都能带着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让这段旅程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399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