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兼职机会 | 搜索网站、联系学校就业中心 | 确保合法工作时间 |
日常省钱 | 购买优惠卡、使用公共交通 | 避免过度消费 |
沟通技巧 | 提前说明身份、保持专业 | 尊重雇主安排 |
去年刚到澳大利亚的李同学,第一次拿到工资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那笔钱不仅让他还清了部分贷款,还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也能独立生活。他告诉我,最开始他以为留学就只能靠家里支持,直到朋友告诉他“澳洲留学生是可以打工的”,才开始动起了心思。
其实像李同学这样的留学生并不在少数。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国际学生每周最多可以工作20小时,寒暑假则没有限制。这个规定让很多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的学生看到了希望。但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既不耽误学习又能赚到钱。
我曾经在悉尼大学的同学小张,就是通过学校的就业中心找到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她告诉我,学校会定期举办招聘会,还会提供简历修改和面试辅导服务。这些资源如果不用,真的太可惜了。
找工作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签证允许的工作时间。比如,如果你是学生签证(Student Visa),那么每周最多只能工作20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被移民局视为违反签证条款,影响以后的居留或工作机会。
除了学校提供的资源,网上也有很多兼职平台。比如Seek、Indeed、Gumtree这些网站,都经常有兼职信息。但要注意的是,有些职位可能只接受本地人,或者要求你有工作经验。这时候就需要多花点时间筛选和联系。
有一次我在墨尔本遇到一个学妹,她想做家教,但一开始总被拒绝。后来她调整了策略,主动联系了几个当地中学,说明自己是留学生,愿意免费试讲一次。结果不仅得到了第一份家教工作,还被推荐给了其他老师。
和雇主沟通时要记得提前说明自己的身份。比如可以说:“我是留学生,目前在XXX大学读书,可以每周工作X小时。”这样对方更容易理解你的需求,也更愿意给你机会。同时,保持专业态度也很重要,准时上班、认真完成任务,能帮你赢得更多信任。
日常开支也是省下的关键。比如买日用品时,可以去Woolworths或者Coles这样的大型超市,价格通常比便利店便宜。还有交通方面,使用Myki卡比每次单独买票更划算,而且还能享受折扣。
有时候,一些小细节也能帮大忙。比如用学生证参加活动,很多咖啡店、电影院都会给学生折扣。还有租房子的时候,尽量选择离学校近的地方,不仅能节省通勤时间,还能减少交通费用。
不要觉得打工会影响学习,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反而能提高效率。比如把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错开,或者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功课。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多赚钱。
最后想说,澳洲的生活成本确实不低,但只要你愿意动手、肯动脑,总能找到办法让自己过得更好。别总是想着靠家里,真正独立的人,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