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朴茨茅斯基督学院 | 选择课程、申请签证、适应环境 | 语言准备、文化差异、社交融入 |
去年秋天,我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记得刚到朴茨茅斯基督学院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我拖着行李站在校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突然觉得有点不知所措。那时我还不知道,这里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学校的课堂氛围很轻松,老师不会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鼓励我们多提问、多思考。有一次我在《现代文学》课上提出一个关于女性角色的疑问,没想到教授居然花了一整节课和我们一起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让我感觉特别亲切,也让我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课外活动是留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记得刚来不久,就参加了学校的国际学生交流会。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大家用不同的语言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个美国同学教我做煎饼果子,而我则教她用中文说“你好”。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原来距离真的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文化适应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一开始我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或者做错事。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大家其实都很友善。比如有一次我在食堂不小心拿错了餐盘,一位本地同学主动帮我找回,还笑着说:“别紧张,这里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这句话让我心里暖暖的。
人际交往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刚开始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后来才明白,只要真诚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很多,我加入了摄影社,认识了一群热爱艺术的朋友。现在我们经常一起去拍照、写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朴茨茅斯基督学院,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那里安静又舒适,有很多书籍和电子资源。有一次我为了完成一篇论文,连续几天泡在图书馆里,结果发现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找到了很多有趣的书。这让我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
学校里的食堂种类很多,从传统的英式餐点到亚洲风味都有。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吃家乡菜,结果发现食堂竟然有四川火锅!虽然味道不是特别正宗,但那种熟悉的感觉让我一下子放松下来。这也让我明白,即使在异国他乡,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校园环境让我感到很安心。学校周围有不少咖啡馆和书店,周末的时候我常常去那里看书或者写作业。有一次我在一家小书店里发现了一本我喜欢的书,店主是个老奶奶,她看到我在看这本书,就笑着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成长的过程。在朴茨茅斯基督学院的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独立,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时手足无措的女孩,而是能自信地面对一切挑战。
如果你正在考虑来朴茨茅斯基督学院留学,我希望你能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出发。不要害怕犯错,也不要担心孤独。这里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你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