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文书是申请美国大学的关键材料 | 明确主题、讲述故事、多次修改 | 避免重复简历、保持真诚、符合学校文化 |
招生官每天看几十份文书,写得不够抓人会被忽略 | 用具体事例展示成长和热情 | 不要堆砌词汇,真实最重要 |
像UBC、NYU这样的名校对文书要求更高 | 从个人经历出发,突出独特性 | 结合学校项目内容,展现匹配度 |
记得我第一次写文书的时候,真的有点不知所措。那时候我刚拿到纽约大学(NYU)的录取通知,但心里却有点忐忑。不是因为成绩不够好,而是因为文书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还没真正表达出“我”。后来才知道,很多招生官在筛选时,其实最看重的就是那一份文书。
在美国大学申请中,文书不只是一个形式,它是你向学校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如果你申请的是心理学专业,那你的文书里应该体现出你对人类行为的兴趣,而不是简单地列出你读过哪些书或者参加过什么活动。
我记得有个学姐,她申请的是多伦多大学(UT)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她的文书讲的是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玩编程时的经历——虽然当时只是在游戏里“调代码”,但她从中找到了乐趣,并一直坚持下去。这种真实的经历让招生官觉得她有潜力,也更有个性。
美国很多大学,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非常重视学生的领导力和个人成长。所以,如果你能写出一个关于你如何克服困难、学习新技能的故事,就更容易打动他们。比如,你可以写一次失败后如何重新振作,或者你如何通过某个项目学到重要的道理。
写文书时,一定要避免重复简历的内容。比如,如果你已经在简历里写过“参加过志愿者活动”,那在文书中就不用再重复了。你可以换个角度,谈谈那次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或者它如何改变了你的想法。
还有个例子是,我认识一个同学申请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的社会学专业。他的文书讲的是他在社区里看到的一个问题,然后他如何尝试去解决它。这不仅展示了他对社会的关注,也体现了他的行动力。招生官很欣赏这种有思考、有实践的人。
写作时,语气要真诚,不要用太多华丽的辞藻。美国大学喜欢看到真实的声音,而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完美形象”。你可以用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你在某个项目中遇到的挑战,或者你和某位教授的一次对话,这些都能让文书更生动。
很多学生写完第一稿后就不再修改,这是个大忌。好的文书一定是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的。你可以请朋友帮忙看看,或者找专业的写作老师提建议。哪怕只是调整一下句子结构,也能让整篇文书更流畅。
如果你不确定怎么开始写,可以先从一个小故事入手。比如,你第一次接触某个学科时的感受,或者你曾经做过的某个决定。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能让招生官看到你的内心世界。
文书不仅仅是申请的一部分,它还是你了解自己、梳理过去的一种方式。当你写下这些文字时,其实也是在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过程本身就有意义。
最后想说,别怕写不好。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只要你用心去写,用真实的故事去打动别人,你就已经比很多人做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