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住宿 | 选择学校宿舍或校外租房 | 考虑地理位置和安全性 |
饮食 | 自己做饭或选择平价餐厅 | 避免频繁外出就餐 |
交通 | 使用地铁、公交或轻铁 | 购买月票可节省费用 |
日常消费 | 利用学生优惠和折扣 | 记录支出,合理规划预算 |
记得我第一次来香港时,刚下飞机就被人问:“你打算住哪?”那时候我还挺懵的,根本不知道生活费到底要多少。后来才知道,光是房租就能让很多人头疼。
我有个朋友在UCL读书,他刚开始的时候租了间单人房,每月租金大概7000港币左右。但后来他发现,如果搬到离学校稍远一点的地方,房租能便宜一半,虽然通勤时间多了点,但整体开销反而更划算。
像NYU的学生,他们大多数都住在校园附近,房租一般在5000到10000港币之间。不过有些同学会合租,这样分摊下来每人负担更小。但要注意的是,合租的话要提前谈好规则,比如水电怎么分担。
我自己最常去的是便利店,像7-11或者OK便利店,买些便当和零食很便宜。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留学生为了省饭钱,一个月只吃三顿外卖,结果身体差点吃垮了。所以还是要保证基本营养,别太抠门。
公共交通在香港真的超方便,地铁覆盖全岛,票价也不贵。我认识的一个学生每天坐地铁上下课,一个月花不到1000港币。但如果你经常坐车,买张月票会更划算,比每次单独买票便宜不少。
学生证是个宝藏,很多商家都提供折扣。比如电影院、书店、甚至一些餐厅都会给学生优惠。我有次去星巴克,用学生证买了杯咖啡,直接便宜了30港币。这种小优惠积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时候我会跟朋友一起去超市采购,买一整箱牛奶或者一盒鸡肉,价格比单独买便宜很多。而且自己做饭不仅省钱,还能控制饮食,对身体也好。
我有个学弟刚来香港时,对一切都感到新鲜,结果一个月花了不少钱。后来他学会了记账,把每一分钱都列出来,才发现原来很多钱都是不知不觉花掉的。
其实生活费不是不能控制,关键是要有计划。你可以先算一下自己的基本开支,再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优化。比如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多用公共交通,或者找兼职赚点外快。
香港的生活费确实不低,但只要用心规划,还是可以过得轻松一些。别怕花钱,但要学会聪明地花钱。
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你,让你在留学的路上少走弯路,多一些安心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