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Seek | 注册账号、完善简历、搜索职位、投递申请 | 关注岗位匹配度,避免盲目投递 |
| Indeed | 创建账户、上传简历、筛选企业、提交申请 | 留意公司背景和职位要求 |
| 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 (GCA) | 访问官网、注册账号、查看招聘活动、参与培训 | 多关注实习机会,积累职场经验 |
| 优化个人资料、建立人脉、关注公司动态、主动联系 | 保持专业形象,避免过度推销 |
记得我刚到澳洲时,第一次尝试找工作,结果投了十几份简历都没回音。那时候特别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但后来才知道,其实问题出在平台选择上。
比如我在UBC读书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用Seek找工作,它覆盖了澳洲大部分行业,从科技到教育都有不少机会。而且它的搜索功能很强大,可以按地区、薪资、时间等条件筛选,特别适合像我这样不太熟悉本地市场的留学生。
还有NYU的学姐告诉我,她刚开始也是靠Indeed找实习,因为这个平台不仅有澳洲的职位,还涵盖了很多国际公司。她就是通过Indeed找到一家跨国企业的实习机会,最后顺利转正了。
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GCA)是我后来才接触到的,它专门针对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招聘活动。有一次我参加他们组织的线上讲座,听到一位HR分享面试技巧,感觉特别实用。这种资源对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真的很有帮助。
LinkedIn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社交工具。我之前在澳洲的朋友很少,就通过LinkedIn认识了一些校友。有次我发了一条状态说想找实习,没想到有位前校友直接私信我,介绍他公司的招聘信息。这种机会不是随便能遇到的。
求职网站不只是投简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怎么利用它们。比如你可以关注一些公司的官方账号,第一时间获取招聘消息。或者参加平台上举办的线上讲座,学习面试技巧。
还有一个小建议是,别只盯着大公司。有时候小公司或初创企业反而更愿意给留学生机会,而且工作氛围更轻松。我有个朋友就是在一家小型科技公司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来发展得非常好。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找工作,那就想想你当初为什么来澳洲。也许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也许是想体验不同的文化。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正是行动的时候。
别怕失败,别怕被拒绝。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你用心去准备,总会有人看到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