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寄宿家庭选择 | 申请、沟通、入住 | 文化差异、生活习惯、沟通方式 |
行李准备 | 衣物、证件、生活用品 | 适应气候、避免携带违禁品 |
日常相处 | 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尊重隐私 | 主动沟通、保持礼貌、建立信任 |
我第一次到新西兰时,住在奥克兰的一户寄宿家庭里。房东是一位中年女士,平时很安静,但每次我去厨房拿水喝,她都会微笑着说“你好”。那时我还不太懂新西兰人的性格,以为他们都很冷漠。后来才知道,其实他们更喜欢用行动表达关心,而不是过多言语。这让我意识到,寄宿家庭不仅是住宿的地方,更是融入当地文化的起点。 很多留学生刚来新西兰,对寄宿家庭充满期待,但也有些紧张。比如我在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读书时,有同学因为没提前和房东沟通好作息时间,晚上11点还在客厅看电视,结果第二天被提醒要早点休息。这样的小误会其实很常见,但只要提前了解,就能避免。 选择寄宿家庭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里的条款。比如是否允许自己做饭,是否可以有朋友来访,还有每天的用餐安排。我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时,就遇到过一位同学,因为没注意到合同里写着“每周三不能留宿朋友”,结果被房东要求搬出去。所以,仔细阅读合同很重要。 寄宿家庭的沟通方式和国内可能不同。新西兰人比较注重个人空间,不会像国内长辈那样频繁询问你的生活。比如我在基督城的寄宿家庭里,房东太太很少问我“今天吃了什么”,但她会默默把早餐放在桌上。这种无声的照顾反而让人更安心。 行李准备是关键。新西兰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所以带上保暖外套和雨伞很重要。我在奥克兰的时候,冬天突然降温,幸好带了厚毛衣,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办。另外,记得带上一些常用药品,比如感冒药和肠胃药,因为有时候生病了,医院排队时间很长。 饮食方面,新西兰人喜欢吃肉和奶制品,但蔬菜种类不多。如果你不习惯,可以提前和房东商量,看看能不能自己买些食材做点中国菜。我在惠灵顿的时候,房东知道我喜欢吃火锅,就特意买了锅具给我,还教我怎么在新西兰买到合适的调料。 作息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新西兰人普遍早睡早起,尤其是学生家庭,通常晚上10点左右就会熄灯。我在奥克兰的寄宿家庭里,第一次晚上11点还在房间写作业,房东敲门提醒我该睡觉了。虽然有点尴尬,但这也让我更快调整了自己的作息。 与房东建立良好关系是寄宿生活的重点。新西兰人重视诚信和尊重,只要你表现出诚意,他们也会对你友好。比如我在基督城的房东,一开始不太热情,后来我主动帮忙打扫厨房,她就开始主动问我学习情况,还送我一些当地特产。 寄宿家庭的费用通常包含水电和伙食,但有些地方可能需要额外支付。比如在奥克兰,有的寄宿家庭会收取每周30纽币的清洁费。提前问清楚这些细节,可以避免后续纠纷。 如果遇到问题,不要怕开口说话。新西兰人很愿意帮助别人,只要你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我在惠灵顿的时候,有一次房间漏水,直接告诉房东,第二天就有人来修好了。比起沉默,主动沟通更能解决问题。 寄宿家庭的生活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你需要学会独立,比如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经历会让你变得更成熟,也能为将来找工作打下基础。 新西兰的寄宿家庭制度很成熟,很多学校都会推荐可靠的寄宿家庭。比如奥克兰大学就有专门的住宿办公室,帮你匹配适合的学生。提前联系学校,能省去很多麻烦。 如果你计划在新西兰留学,寄宿家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提供住宿,还能让你更快适应当地生活。别担心刚开始的不适应,慢慢来,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最后想说一句:寄宿家庭不是你人生的终点,而是开始。每一次交流、每一顿饭、每一个清晨,都是你融入这片土地的见证。别急着赶路,用心感受每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