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会计与金融专业对比 | 了解就业方向、薪资水平、职业发展 | 结合自身兴趣和长期目标 |
| 留学政策影响 | 查看学校课程设置、实习机会、行业认证 | 关注签证政策和毕业后留美/留英机会 |
| 实践经验积累 | 参加实习、考取证书、加入社团 | 避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
我有个朋友小林,去年从UBC毕业,主修会计。他一直觉得会计是“稳定但无聊”的代名词,但后来发现,自己在做审计实习时,不仅拿到不错的工资,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有一次他和我聊天说:“其实会计也不差,只是我之前没真正了解过。”这句话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很多留学生在选择会计还是金融时会纠结?毕竟这两个专业都挺热门,但它们的未来走向真的不一样。 美国的NYU商学院是全球顶尖的金融学院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国际学生申请。他们学的是投资银行、证券分析、风险管理等课程,毕业后进入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大公司的人不少。但与此同时,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会计项目也很强,毕业生进入普华永道、德勤这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也不少。这说明,无论选哪个专业,只要学得扎实,都能找到好工作。 不过,会计和金融的收入差异确实存在。根据2023年的数据,美国金融行业的平均年薪比会计高出约15%左右。比如,纽约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刚入职的起薪可能在7万美元以上,而会计专业可能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不赚钱,因为会计岗位的稳定性更强,尤其是注册会计师(CPA)资格,拿到后收入增长空间也很大。 如果你对数字敏感,喜欢分析报表、处理税务问题,会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UBC的会计专业就非常注重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加各种模拟财务案例比赛,甚至有机会去本地企业实习。而如果你更喜欢研究市场趋势、股票走势,或者对投资、风险控制感兴趣,那金融专业更适合你。比如,NYU的金融课程里就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生如何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甚至参与模拟交易。 但别忘了,留学政策也在影响你的选择。比如,美国的STEM专业有更长的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时间,会计虽然不是STEM,但部分学校的会计专业可能会被归类为相关领域,这样你就能多留一段时间找工作。而金融专业通常属于STEM,这对想在美国工作的同学来说是个加分项。所以在选校时,可以多了解一下学校的专业分类。 还有,不要只看表面的薪资数字。会计虽然起薪低一些,但随着经验积累,加上CPA、ACCA等证书,收入也会快速上升。而金融行业虽然起点高,但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比如,一个在德勤工作的会计,五年后可能已经晋升为经理,而一个在投行工作的金融毕业生,可能还在努力争取升职机会。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如果你对数字没有太多热情,但喜欢和人打交道,会计可能不太适合你。而如果你喜欢挑战,愿意熬夜研究市场数据,金融或许更能激发你的潜力。举个例子,我在一个留学生论坛看到有人分享,他本来想学金融,结果发现自己更喜欢做财务分析,最后转去学会计,现在在一家跨国公司做财务主管,收入也不错。 实习经历对这两个专业都很重要。比如,如果你在UBC读会计,可以在暑假去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能建立人脉。而在NYU读金融的学生,往往有机会去华尔街附近的公司实习,这对以后找工作帮助很大。所以,在校期间尽量多找实习机会,哪怕只是短期的,也能让你在求职时更有优势。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不同国家的行业需求不一样。比如,英国的会计行业发展比较成熟,有很多国际公司,但金融行业相对集中于伦敦,竞争更激烈。而在中国,会计人才需求量大,但金融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科技方面。所以,如果你计划回国发展,可能要考虑一下国内市场的具体情况。 不管选哪个专业,打好基础是关键。无论是会计还是金融,都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统计学和商业知识。比如,UBC的会计课程里会有大量的财务分析和税务法规内容,而NYU的金融课程则强调数据分析和市场模型。这些基础技能一旦掌握,后续的职业发展会更加顺利。 最后,别怕走弯路。很多人一开始选了会计,后来发现更适合金融,或者反过来。关键是保持学习的热情,抓住每一次机会。就像我那个朋友小林,他刚开始对会计没太大兴趣,但通过实习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现在的他,不仅工作稳定,还计划考CPA,准备将来创业。所以说,选择专业不是终点,而是开始。只要你愿意努力,未来总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