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准备返校材料 | 准备好学生证、健康码和返校申请,避免入校被拒 |
关注学校最新通知 | UBC、NYU等学校政策随时更新,微信或官网必须常看 |
调整生活作息 | 提前适应时差和校园生活,避免开学第一天懵圈 |
复习学科知识 | 特别是GPA(平均绩点)影响成绩,提前温习很重要 |
你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大家还在家里远程上课,宿舍里空荡荡的,连个说话的同学都少。突然宣布2月7日全校正式返校,整个微信群炸开了锅。特别是咱这些在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简称“麦马”)的小伙伴,等了超久。为啥这消息这么重要?因为返校不仅意味着能真正感受大学生活,还影响到课程安排、签证续签、甚至心理状态。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返校这事到底怎么准备最靠谱。
返校时间敲定,麦马留学生终于松口气
你看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去年也是一波三折,原本打算线上授课,结果疫情缓和后突然宣布返校,大家连飞机票都没来得及订。麦马这边2月7日正式返校的消息,算是给大家一个明确时间点。就像我朋友小李在麦马,他之前在家远程学TOEFL(托福考试,考察英语水平),一心想着能早点回学校练口语。现在终于能踏踏实实去图书馆自习,和同学面对面组队做项目,学习效率立马上去了。
学校返校政策别懵,拿NYU(纽约大学)做参考
NYU也宣布了类似的返校计划,规定学生返校要提交健康证明、完成疫苗接种。麦马也有类似防疫规则,像要上传健康码、做核酸检测,入校时要扫码登记。我的室友小陈说,他刚从国内回来,特地提前做了两次核酸,避免返校当天被学校拒绝入内。大家千万别觉得这些麻烦,可以先看看学校官网或学生邮箱的通知,有时细节会改,别错过关键步骤,像申请返校许可或者预约检测时间。
生活节奏得调整,别返校第一天就崩溃
我认识的UBC的几个同学,去年返校第一天都没适应过来,时差没倒好,精神紧绷。麦马的课表一紧张,早课多,晚上作业也不少,如果你还熬夜刷剧,第二天肯定顶不住。我的经验是,返校前一周开始调整作息,早点睡早起,模拟校园生活节奏,比如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顺带把要带的笔记本、教材准备齐全。这样返校第一天就不会手忙脚乱,心情也轻松。
GPA不掉链子,从返校准备开始
返校后的学习压力不可小觑。GPA是平均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很看重这个成绩,决定你能不能拿奖学金、能不能申请好的实习。麦马的课程分量大,有些课内容难,返校后直接全力冲刺才不会被落下。我朋友小王,去年因为线上课程懈怠,GPA掉了0.3分,今年打算返校后参加学习小组,和同学互帮互助。大家也可以提前看看课程大纲,准备预习材料,尤其是英语不太好的同学,返校前多背点专业词汇,开学会顺利很多。
签证和海关别忽视,返校路上不能掉链子
返校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签证。麦马很多同学都是持学生签证(Study Permit)入境,加拿大边境这两年政策收紧,返校前一定要确认签证有效,准备好入境材料。我的一个室友去年被海关拦下,因为没带学校的返校证明,耽误了几天入境时间。还有,如果你是回加拿大前在国内核酸检测,一定要确认检测时间和报告格式符合加拿大要求,千万别因为一点小问题耽误返校。
返校不仅仅是上课,更是社交生活的开始
远程上课最大的缺点就是孤独感。返校后,大家可以参加学生会组织的迎新活动,比如麦马的“Welcome Week” ,可以认识不同国家的朋友。NYU的朋友告诉我,校园里活动多,加入俱乐部还能练口语,提升TOEFL成绩。返校后别光顾着学习,也要给自己社交时间,毕竟留学生活不仅是书本,朋友圈和人脉也很重要。
生活成本提前算,返校预算别超标
麦马和其他加拿大大学一样,留学生生活成本不低。返校前一定要做好预算,房租、水电、吃饭、交通费用都要规划好。我朋友小张去年返校后因为没预算,花了太多钱在打车和外卖,月底卡里余额告急。建议大家可以提前联系校内宿舍或者找靠谱的合租,买些生活必需品,多利用学校食堂和图书馆,既省钱又方便。
心理健康要重视,返校压力不容忽视
返校虽然开心,但压力也不少。尤其是疫情影响,很多人会有焦虑感。麦马和很多学校都有心理咨询服务,如果觉得压力大,可以去预约。我的朋友小刘之前因为适应不好,找了学校心理老师聊聊,心情好多了。大家别觉得去心理辅导难为情,反而是很聪明的选择。调整好心态,学习和生活都才能顺利进行。
最后聊聊返校小建议,省心又高效
返校的时候,建议大家提前把所有通知和材料打印一份,手机和纸质版都带着。还有,返校前多和室友或学长学姐联系,了解返校流程和校园情况。返校前几天别安排太紧的事,留点时间适应环境。返校就是个新开始,准备充分了,才能真正享受留学生活。毕竟,返校不仅仅是走进校园,更是走进一个全新的生活阶段。别等到开学才慌张,提前准备,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