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导师研究领域 | 别只看名字,得看论文和项目 |
关注导师的招收学生历史 | 导师手下学生多不多,毕业情况如何 |
评估导师的沟通风格 | 找合适自己性格的导师,别自己受罪 |
利用校友资源和网络调研 | 问过往学长学姐,听他们说实话 |
结合自己未来规划做选择 | 导师的领域和你想走的路对上号 |
那天半夜,差点选错导师的惊险经历
话说我当年申请美国博士时,第一次盯上了某个听起来超厉害的教授,研究领域挺酷的,论文也多。但后来才发现,这位导师几乎不给学生发邮件,见面也很少,消息闭塞得让人崩溃。后来换了另一位在纽约大学(NYU)工作的导师,沟通超顺畅,项目靠谱,还经常带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那种差别,真不是小事,导师选错,读博可能就是折磨。这事让我特想跟大家唠叨唠叨,怎么精准选导师,少走坑。
导师研究方向对路,省掉不少摸索时间
你申请博士,得明白GPA(平均成绩点数)和TOEFL(托福英语考试成绩)只是敲门砖,真正能决定你读啥和成不成的,是导师的研究方向。比如我朋友小张申请加拿大的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他喜欢人工智能领域,盯着导师的最新论文和项目,发现有位教授正好在做他感兴趣的深度学习算法,课题和他未来想做的完全一致。申请时他写邮件具体提了自己相关的经历和想法,导师也很快回了信,后来直接给了资助。这个精准对路,省了好多以后东摸西找的时间,读博更顺利。
导师招收学生的历史,别忽视了“看脸”之外的事儿
导师招不招人,有没有带过学生,学生毕业情况怎样,这些信息很重要。我认识一位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学长,发现自己心仪的导师虽然很牛,但过去10年只带过2个学生,而且那两人毕业得很慢,甚至有学生因为导师太忙而转学了。后来他换了另一位导师,后者每年固定招收3-4个学生,组内气氛活跃,还经常组织组会和讨论,学生毕业的速度和成果都很好。结果学长申请成功后,整个过程顺畅很多。所以,别只看导师头衔,得好好挖掘历史招收数据,尤其美国学校官网和Google Scholar上能找到这些蛛丝马迹。
和导师沟通风格匹配,读博不是受罪要开心
有些导师非常严厉,邮件回复慢,见面少,期待学生自己能搞定一切;有些导师超级亲切,耐心指导,经常反馈。我朋友小李申请NYU时,特意跟导师视频聊了几次,问了他平时带学生的方式,导师也问他习惯什么样的指导。结果发现两人风格很合拍,读博心情都轻松不少。如果你是那种需要经常反馈和指导的类型,选一个高冷的导师可能会崩溃;反之,如果你喜欢自由发挥,又不介意导师少管,选严厉的也没问题。别把选导师当死搬硬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校友资源是宝藏,真话从他们口中来
拿UBC来说,学校有不少博士校友群和论坛,我当时就是先在论坛里混,问过几个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关于不同导师的情况。有人说某导师很会帮学生申请会议和基金,有人吐槽某导师不太靠谱。这些“内参”比官网上写的都靠谱。你申请美国大学也可以试着通过LinkedIn、知乎或者留学生微信群,找到校友问问真实感受。真实反馈能帮你避开坑,也能让你对导师的工作方式有个直观了解。
结合自己未来规划选导师,别只看当下火不火
选导师得考虑长远。比如你想毕业后去工业界做研发,导师有行业联系,项目偏应用是加分项。反之,如果你想深造做学术,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发表的论文质量更重要。我的一个朋友申请MIT时,他想做生物医药交叉领域,就选了一个在跨学科研究上非常有名的教授。虽然那个教授组里学生不算多,但因为项目和他未来规划高度一致,毕业后找工作简直顺风顺水。选导师别光看现在火不火,得问问自己毕业后的路是不是和导师匹配。
别急着投简历,先花时间做功课
我见过太多小伙伴申请时像发弹幕那样随便给导师发邮件,结果被无情拉黑。导师一天收到几十封邮件,内容空泛没重点的根本不看。你得先认真读导师的论文,了解他的最新项目,邮件里提具体问题或者表达清晰的兴趣。比如明明GPA(平均成绩点数)没满分,TOEFL(托福考试)成绩也没特别高,但你能在邮件里说:“我看到您最近发表的关于XXX的论文,我其实也做过类似的项目,想了解一下您对XXX的看法。”这种邮件导师才会认真回复。花时间准备,远比盲目撒网有效。
导师选得好,读博路上就少挨刀
很多人觉得读博士就是拼命写论文,熬夜搞实验,能搭上谁不重要?其实不是。导师选得对,遇到好导师,能给你拉 funding(资助),带你参加学术会议,帮你推荐实习和工作,答疑解惑,这些都是宝贵资源。我自己换过导师,差点放弃申请美国的梦想,后来选对了,才体验到博士生活的丰富和开心。别觉得选导师这事儿小,未来4年甚至更久,你的生活质量和学业成就都靠这位“带头大哥”撑着呢。
给你几个实用招,别光听我说
找导师前,先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具体写下来。去学校官网查教授主页,找最新论文和项目,Google Scholar是个宝地。找到几个候选后,试着发邮件,邮件内容简短但有针对性。问校友,了解导师带学生的风格和成果。记得关注导师是否经常带学生申请奖学金和参加学术会议,这说明他比较负责。最后,选导师别只看名气,更看匹配和交流顺畅度。找对了,申请成功也不是难事。
说白了,选导师就是选伙伴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