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提前了解学校和城市文化 | 别只盯着专业,生活环境也超重要 |
合理规划GPA和考试 | GPA是平均成绩,TOEFL是英语考试 |
社交和融入当地圈子 | 别害怕主动,参加活动机会多 |
选对住宿方式 | 校内宿舍和校外租房都有利弊 |
理财和用卡技巧 | 信用卡申请和预算很关键 |
健康和心理调节 | 遇到压力别憋着,学校有资源 |
了解当地法律和校园规定 | 政策变动快,别违规吃大亏 |
实习和工作申请技巧 | 多利用学校资源,锻炼软技能 |
文化差异和沟通注意 | 理解多元文化,避免尴尬 |
留学期间的长期规划 | 留学不只是读书,要想着未来 |
留学生必看!海外生活的十个关键秘籍
你还记得刚到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那会儿,晚上洗完澡,发现宿舍那冰冷的水龙头竟然是冰水没热的吗?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海外生活和咱们想象的真不一样。很多留学生刚出国,除了学习,生活上这些小细节没弄明白,日子就特别难熬。今天跟你聊聊我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10个关键点,帮你少走弯路,留学生活稳稳的!
1. 提前了解学校和城市文化,别只盯着专业
当初选学校的时候,我也只盯着专业排名,比如NYU(纽约大学)那种名校光环。结果刚到纽约,发现城市生活节奏快,房租贵得吓人,夜生活丰富但我适应半个月才找到感觉。要是提前多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UBC周边环境比较安静,适合想静心读书的同学,你就能心里有谱。别光看排名,生活环境也很重要,毕竟你要在那里住几年。
2. GPA和考试规划不能忽视,理解这些才能轻松应对
GPA就是你的平均绩点,简单说就是你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水平。TOEFL是托福,一种衡量英语能力的考试。举个例子,我在麦吉尔大学就遇过一个同学,他第一学期GPA不高,后来调整学习方法,第二学期GPA猛涨,申请实习时就受益很多。留学期间,合理规划考试时间和复习计划,别临时抱佛脚。GPA高,申请奖学金和实习机会都会多,别小看这个数字。
3. 主动社交,别害怕参加活动,融入当地圈子
刚开始我在悉尼大学真的超害羞,活动都不敢去。后来参加了学校的国际学生迎新派对,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玩一起学习,心情好多了。社交不是让你天天Party,而是多参加一些俱乐部、讲座或者志愿者活动,慢慢融入当地文化圈。试试问问同学,加入微信群,发邮件给学长,这些都能帮你快速连接资源。
4. 住宿选对地方,校内宿舍和校外租房各有优势
我朋友在多伦多大学住校内宿舍,离教室近,生活方便,但房间小,费用高。还有同学去租校外的公寓,空间大但交通不方便。住校内安全感强,适合新生适应环境;校外自由度大,适合想独立生活的人。还有一点,提前申请宿舍很重要,尤其像UBC这种热门学校,提前3个月以上准备最好。
5. 学会理财和办信用卡,别花超了预算
刚去美国的时候,信用卡申请老被拒,后来朋友推荐我去Chase银行申请学生信用卡,额度虽小但用起来方便。建议你一到国外就要有个预算计划,记录每月花销。很多留学生因为不熟悉理财,刷卡成瘾,月底账单压力山大。别忘了多了解银行手续费和汇率,有时候用支付宝给父母转账比外汇兑换划算。
6. 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学校资源别忽视
留学压力大是常态,我有次期末考压力大睡不好,情绪低落到想放弃。后来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谈了几次,学会了放松技巧。别以为心理问题是小事,很多大学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比如NYU和悉尼大学都有24小时热线。运动也很重要,周末去学校健身房或者公园跑跑步,心态会好很多。
7. 了解当地法律和学校规章,避免踩雷
之前一位朋友在澳洲因为没搞清楚签证规定,兼职超过允许工时被罚款,还影响了续签申请。还有NYU有明确的学术诚信政策,抄袭会被直接开除。别觉得这些规定离你远,提前上学校官网看看留学生须知,关注当地移民局信息,有问题及时问辅导员,别让小失误变成大麻烦。
8. 抓住实习和打工机会,提前积累职场经验
我认识的哥伦比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