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骤 | 注意点 |
|---|---|
| 确定主题 | 找出你最想表达的核心故事或价值观,不要太泛泛 |
| 结构清晰 | 开头吸引人,中间支撑观点,结尾有力 |
| 具体细节 | 用真实事例,带出你的独特经历和思考 |
| 反复修改 | 写完别急着交,多请朋友或导师帮忙润色 |
留学申请里,为什么PS(个人陈述)这么重要?
记得我刚申请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光GPA(平均成绩点数)和TOEFL(托福英语考试)分数都达标了,可是面试官还是盯着我的个人陈述问了一大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PS不是简单写个自我介绍,而是你被录取的关键!在留学申请里,学校想知道的不是你有多会考试,而是你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你未来想干嘛。PS就是你跟招生官聊心里话的窗口,写得好,先抢到面试机会,甚至拿奖学金都靠它!
怎么找到你的“故事”?一篇PS不能太空泛
很多人一开始写PS就是流水账,写自己成绩多好、活动多丰富。NYU(纽约大学)更看重的是你的独特性。像我一个朋友写他在国内做过志愿者,看起来“特别普通”,但他写的是志愿经历如何让他学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面对挑战不退缩。招生官一看,这孩子有共情能力,也适应多元环境。你得想想自己经历里最特别的那部分,是不是解决过什么难题,还是有什么让你坚持的信念?别怕不够惊天动地,真实打动人比空话更重要!
结构别乱,能让人一眼抓住重点的PS才叫成功
拿我当年申请的时候说,开头一定要有“钩子”,比如一句引人好奇的话或一个小故事入手。UBC的招生官说过,看到一个有趣开头的PS,后面都会多看几遍。中间部分别光罗列经历,要围绕你想传达的主题讲,举例说明。结尾别拖泥带水,要让人记住你是谁,未来想干嘛。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开门见山,讲重点,结尾有力。PS太散或者太长,招生官看了容易疲劳,分数就少了。
具体细节是灵魂,空洞词汇人人都会写
我看到过不少PS里面充满了“我很有责任心”“我很努力”“我喜欢学习”的空话。NYU非常厌烦这种套话。我朋友申请时写到自己准备TOEFL时遇到的瓶颈,如何调整学习方法,最后从70分提升到100分,这种具体的经历和数字就非常有说服力。细节能让你的故事鲜活起来,也让招生官感受到你的成长过程。就像你跟舍友讲经历,越具体越能引起共鸣。
别光自己码字,多找人帮忙润色和提建议
写完PS不要急着交,找几位不同背景的朋友看,一定要包括英语母语者和了解申请流程的前辈。我的一位朋友申请时,导师帮他发现了句子太复杂,表达不清晰的问题,改后更流畅。特别是语言不够地道的同学,别人帮忙润色很重要。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发现内容漏洞,哪部分不够说服力,或者哪里太啰嗦。反复修改,PS自然越来越有味道。
针对学校定制,不要“一刀切”
别以为写好一篇PS就通用所有学校。不同学校关注点不一样,UBC更重视学生多元背景和社会责任感,NYU更看重创新和领导力。你可以根据目标学校官网的招生要求,调整PS内容重点。比如UBC强调环境保护,你可以强调自己有环保志愿经历;申请NYU可以突出你在社团中带领团队解决问题的故事。这样能让招生官觉得你特别适合他们学校,录取率自然高很多。
别忘了展现你的未来规划,招生官喜欢有方向的孩子
很多人写PS的时候只说过去经历,忘了说未来。其实学校想知道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毕业后想做什么。像加拿大很多学校(例如UBC)和美国大学都很看重学生的职业规划。你可以说你如何利用学校资源实现梦想,比如某教授的研究领域、校内实习项目等。这样说明你对学校做了功课,目标明确,招生官会觉得你不是随便申请,而是真的准备好了。
保持真实,不要为了“好看”而夸大
申请的时候可能都会想写得漂漂亮亮一点,但千万别吹牛。假如你说自己是学生会主席,结果面试官问细节你答不上来,反而给人印象差。真实的故事更打动人。就算经历平凡,但只要你能讲清楚为什么对你重要,影响了你什么,招生官一样会喜欢。追求真实,也让自己写作起来更轻松,不用担心被拆穿。
最后,给你几条马上能用的实操建议
写PS别拖延,申请截止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动手,给自己留足修改时间。准备GPA(平均绩点,成绩的综合评分)和TOEFL(托福,衡量英语能力的考试)分数的同时,PS也要同步推进。多读学长学姐的范文,但别照抄模仿,找自己的声音。写完放两天再看,保证有新鲜感发现问题。最重要的,写PS其实就是跟招生官聊天,告诉他们你是谁,为什么你值得被选中。别紧张,像和朋友说话那样放轻松,故事写好,运气也不会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