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必看:PS准备全攻略,助你脱颖而出!

puppy

申请PS写作需明确目标院校和专业,避免模板化;素材应突出与专业相关的真实经历,杜绝无关炫耀;初稿语言应真诚自然,体现个性和动机;多次修改并寻求反馈,确保质量;最终定稿严格遵守格式和字数要求。PS是留学申请中展现个人优势的重要利器,精准定位和真实表达是成功关键。

步骤 注意点
确定申请学校和专业 了解目标院校PS要求,避免千篇一律
收集素材和经历 强调和专业相关的真实经历,避免炫耀无关内容
草拟初稿,突出个性和动机 语言真诚自然,避免过度修饰或模板化
反复修改和找人反馈 请老师或学长帮忙,别只靠自己眼睛
最终定稿,注意格式和字数 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提交,错一点都不行

记得我刚申请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的时候,晚上躺在宿舍床上,看到邮件里招生官说“PS(个人陈述)写得很吸引人”,那时候真有点飘飘然。其实,PS不仅仅是写一篇自我介绍,更多是你跟学校的“第一面”,能不能被录取,很多时候就看这几百字说得够不够打动人。尤其是留学生申请,大家申请条件差不多,GPA(平均成绩点),TOEFL(托福英语考试成绩)都挺硬,PS才是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选对学校和专业,PS写得才精准

你不能盲目写一份通用的PS。比如你申请NYU(纽约大学)艺术管理,和申请UBC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关注点完全不同。NYU看重你对艺术文化的理解和个人创造力,你就得把自己的艺术项目经验、相关实习写清楚;UBC更关注你的算法项目和编程能力,PS里就得重点突出理科思维和项目经验。曾经我一个朋友申请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金融硕士,PS里详细讲了他在国内实习银行数据分析的经历,紧扣专业要求,拿到了面试机会。关键就是先深挖学校和专业官网的招生要求,别盲目套用别人模板。

经历素材的收集和筛选,真实比“炫耀”更打动人

很多人写PS喜欢堆砌各种奖项、证书和活动,结果读起来像流水账。其实招生官更想了解你真实的成长轨迹和动机。举例,我当时写UBC时,没有盲目列举所有竞赛,而是选了一个让我学会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项目经历,详细写了遇到的困难和我的思考过程。像这种有故事、有感情的内容,真心比“我拿了几个奖”更有说服力。还有个朋友申请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她写到自己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积极参加英语角,这让招生官看到她的成长潜力,而不是只有成绩板块。

写初稿时,把自己当朋友来写,语言自然更亲切

写PS的时候,不要硬凹文绉绉的句子。当年我看到网上很多范文都像论文,特别正式。我试着换成和朋友聊天的语气,比如“我特别喜欢这个专业,因为…”,反而更有感染力。你可以说“我第一次接触数据科学是在大三,做了一个关于疫情传播的项目…”,就像平时跟朋友分享学习经历一样。纽约大学那个专业老师就曾经说,愿意录取那些能让招生官感受到“真实的你”的申请者。用太多复杂词汇反而让人觉得生硬,反而失去了个人特色。

反复修改请“外援”,多角度反馈很关键

我自己改PS的时候,觉得写得不错,但让几个同学和导师帮忙看后,发现问题一堆。比如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甚至一些经历的表达没有突出重点。还有个朋友请了中文老师帮忙改,把他原本“自我感觉很强”的部分改成了更谦逊有理有据的表达,结果收到的面试邀请明显比没改前多。除了老师,同学、留学中介,甚至身边留学前辈都可以帮忙提建议。别害怕让别人挑毛病,改得多,PS才会更扎实。

注意格式和字数,别被小细节绊倒

很多学校对PS有严格要求,比如字数限制、字体大小、是否需要附加文档。UBC的工程硕士要求PS不超过1000字,TOEFL成绩要写明,GPA说明也要准确。还有些学校喜欢看到你的未来规划,有些则注重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记得我朋友差点因为格式没认真看,被拒了第一轮。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申请官网的说明,严格按照规范填写。小细节体现专业态度,也会让招生官觉得你靠谱细心。

最后给你一句大白话:PS就是你拿来打动招生官的“敲门砖”

说到底,PS就是你跟目标学校“聊聊天”,展示你是谁,为什么想来,能带来什么。不要觉得自己条件差,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故事和动机。写PS是个挖掘自我、总结经历的过程,别偷懒,也别盲目跟风。多花点时间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你会惊讶自己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内容。申请路上,PS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帮你打开机会之门,别忽视它!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