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确定主题 | 紧扣申请专业,突出个人独特经历 |
展示学术实力 | 结合GPA(平均成绩点)和相关项目经验 |
语言表达 | 保持真诚自然,避免死板套话 |
校对润色 | 找朋友或专业人士帮忙修改 |
留学生必看:个人陈述到底是什么?
记得我申请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导师说:“你这份个人陈述写得怎么样?我看了,没啥特别的。”当时我就懵了,心想这不就是写写自己过去做了什么、成绩不错就行了吗?后来才发现,个人陈述远不止这么简单,它是你跟招生官“面对面”聊你的机会,是让别人记住你的秘密武器。
个人陈述就是你申请材料里的“自我推销信”
很多同学以为成绩(GPA,就是你所有课程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化考试成绩(比如TOEFL,托福,是测试英语水平的考试)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成绩只是“门槛”,个人陈述才是真正区分你跟其他申请者的关键。以NYU(纽约大学)为例,录取率就很低,接收的申请人中不少都是GPA挺高、TOEFL也过关的,但他们更看重你写的个人陈述,想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为什么想读这个专业,你的经历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个人陈述的作用就像你去面试前的“自我介绍”
想想你去面试,面试官问你“你为什么想申请这个专业?”你不会只说“我喜欢数学”,对吧?你得说说你参加过哪些比赛,做过什么项目,甚至是某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证明你真的热爱这个领域。个人陈述就是这个“口头介绍”的书面版。比如我有个朋友申请伦敦政经学院(LSE),他在陈述里讲了在国内参加模拟联合国的经历,还专门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结果招生官很喜欢,因为这显示他不仅学术强,还有社会责任感。
不同学校对个人陈述的要求也有差别,得提前查清楚
别以为所有学校都一样写个人陈述。加拿大的UBC喜欢你结合具体课程谈兴趣,英国的牛津更想听你学术上的探索,美国的NYU可能更看重你的人生经历和未来规划。比如UBC要求写一段关于“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而LSE则会有特定的问题,比如“描述一次你克服挑战的经历”。提前看学校官网和申请指南,甚至去论坛(像我们这个lxs.net)问问学长学姐,能帮你少走好多弯路。
写个人陈述时千万别犯的错误
有些朋友写完一看,全是流水账:“我上过什么课,拿了多少分,参加过哪些活动。”说实话,招生官一看就会觉得无聊。个人陈述要讲故事,讲你“为什么”做这些事情,背后的动机和感受才有看点。还有不要抄网上模板,抄袭会被刷掉的。此外,别光用复杂句堆砌,看着高大上,其实表达不清楚更糟。你跟朋友聊天的口气自然点,招生官也更喜欢。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是“黄金搭档”
个人陈述能展现你对专业的热情和计划,推荐信则帮你背书学术和品行。比如,你申请纽约大学影视专业,你个人陈述里写了拍短片的经历和创作理念,推荐信里老师提到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两者结合起来会给招生官完整的印象。平时和老师保持好关系,提前沟通你的申请计划,会让推荐信更有分量。
写个人陈述其实是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写到后面你会发现,不只是为了申请材料自己在梳理人生目标和优势。就像我写申请LSE的个人陈述时,重新回顾了高中参与的社会实践,突然明白了自己想在公共政策领域发光发热的决心。写这段经历不光帮我被录取,还让我更坚定了未来方向。朋友们,不妨把写个人陈述当成跟自己聊心的机会,别急着完成,慢慢打磨,你会收获更多。
大家都怕不会写,其实有大把资源和办法帮你
在lxs.net上有好多前辈分享的个人陈述范文,还有针对不同学校的写作技巧。你也可以找专业的留学顾问帮忙润色,或者参加免费讲座、写作工作坊。别忘了,身边的同学、学长学姐都是宝藏,他们经历过申请,经验值得借鉴。多问多看,多练习,写几稿,保证你能写出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个人陈述。
别等到最后一刻赶作业,提前开始准备
大家都有经历过紧张赶论文的日子,写个人陈述也不能临时抱佛脚。比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都要求提前提交申请材料,提前准备给你留出时间反复修改,找人帮忙看。着急写,容易漏重要细节,表达也不够清晰。提前规划,慢慢沉淀,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有温度。
大白话提醒:个人陈述就是你的“秘密武器”
和你聊天,我得告诉你,别小看个人陈述。就算GPA满分,TOEFL成绩高,没人知道你是谁,照样没戏。它是你在申请大军里脱颖而出的法宝,是招生官理解你的窗口。所以,趁早准备,把你最真实、最闪光的部分写进去,让招生官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你。别怕写错,怕写不出,有了开头,慢慢改,保证比你想象中简单。加油,兄弟姐妹们,个人陈述写好了,你的留学路会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