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选定专业及课程 | 了解课程设置和升学路径,确认是否符合未来规划 |
准备申请材料 | GPA(平均成绩点数)和TOEFL(英语考试成绩)是关键,要提早准备 |
申请学校及奖学金 | 注意申请截止时间,奖学金竞争激烈,材料要突出个人亮点 |
办理签证和住宿 | 签证材料要齐全,住宿尽量提前预订,避免临时慌乱 |
入学后适应生活 | 主动参加社团和讲座,利用学校资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
从“心慌”到“安心”,我在香港都会大学的第一天经历
记得我刚踏入香港都会大学那天,心里忐忑得厉害。宿舍里有个室友刚从UBC(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转学过来,我们在楼下排队拿学生证时聊开了。他说一开始也很怕自己英语跟不上,尤其是听说课,但后来发现学校有专门的英语辅导,TOEFL(托福,测英语能力的考试)成绩只要达到一定分数,就能申请。而且课程节奏比NYU(纽约大学)宽松点,适应起来没那么难。这个对比让我放松不少,也觉得自己选香港都会大学挺靠谱。
课程设置真不简单,别只盯着GPA
之前认识一个朋友,他在UBC读商科,特别拼命追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点数),结果压力山大。香港都会大学虽然有GPA,但老师更看重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比如我参加过一个数字媒体课程,需要和同学一起做短片,用手机拍摄、剪辑,报考的时候还展示了这些成果。这样一来,GPA虽然重要,但光靠考试拿高分不够,学校更喜欢见到你能动手做东西。
奖学金申请其实没那么难,只要用心准备
我身边一个在NYU读书的学长说,奖学金多半靠硬指标和背景,竞争激烈。香港都会大学的奖学金有些特别注重学生发展潜力和个人故事。比如我申请时强调了我高中参与的公益活动和自己独立完成的线上项目,学校觉得我很积极,最后拿到了半奖。建议大家写申请材料时,别只讲成绩,多说说你做过什么,为什么爱这个专业,这样更打动人心。
生活成本真的比想象中友好,合理规划超重要
听说香港生活贵?其实真没那么吓人。我身边有朋友刚从伦敦回来,觉得香港的地铁更方便,吃饭选择也多。香港都会大学周围有很多学生餐厅和超市,价格合适。还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公共空间自习,省下租外面咖啡馆的钱。还有一点,别在住宿上省太多,安全和便利很重要,毕竟搬家麻烦事多。
语言环境虽说是粤语为主,但英语交流完全没问题
我一开始担心自己粤语不好会被孤立,结果发现校园里英语是主流交流语言。大部分老师和同学都用英语沟通,尤其是国际学生,大家英语都挺流利。学校还有很多语言交换活动,帮我练口语,也认识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类似UBC和NYU这种国际化学校的感觉差不多,适应起来没那么难。
社团和校园活动是融入的最好方式
学校社团丰富,比如我加入了摄影社和创业俱乐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结交了很多朋友,还学到了课堂外的知识。之前听某位在NYU读书的朋友说,他们学校的社团活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香港都会大学虽然规模小点,但氛围也超棒。尤其刚入学那会,参加迎新活动,能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别害羞,主动去就对了。
实习资源多,提前规划职业方向很关键
一个学长跟我分享,他在UBC找实习时花了不少时间,香港都会大学有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帮忙对接香港本地企业实习。比如去年我一个同学通过学校推荐,拿到了一个金融公司的暑期实习机会。学校还常邀请业界讲者来分享经验,所以早点去参加讲座,准备简历和面试,真的能给你打开不少门。
疫情后留学政策更灵活,留学生福利也提升了
记得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都调整了政策,香港都会大学也改了不少申请和签证流程。比如他们接受线上面试,TOEFL成绩有时候可以替代,方便很多。相比之前NYU那边的严格要求,这边灵活多了。还有一些针对留学生的健康保险和心理辅导服务,学校贴心安排,感觉挺暖心的。大家申请时一定要关注官网最新通知,别错过优惠政策。
生活小技巧:学会利用学校资源,省心又省力
大家刚到香港都会大学,建议先熟悉学校官网和学生服务中心。那里有免费打印、电脑借用、心理咨询等实用服务。别像我刚开始忙着找教室,忽略了这些,后来才发现图书馆自习环境超级棒。还有,加入学校的微信群和论坛,能及时获得考试资讯和兼职信息。学习和生活其实能轻松很多,只要你肯花时间去摸索。
想来香港都会大学?早点动手,别只做“拖延症”
我认识不少朋友,最后都感叹如果早点了解这些经验,留学路会顺很多。其实申请学校、准备材料、规划未来都是可以分步骤慢慢做的。香港都会大学给国际学生的机会不少,环境也很开放。别光顾着担心,行动起来,准备好GPA(平均成绩点数)、TOEFL(英语水平考试)这些基础,再多了解学校的特色和资源,留学这件事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你会发现,到了校园,很多不确定都会变成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