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建立LinkedIn和个人简历 | 突出英国工作经验和技能,避免中文简历直接翻译 |
申请英国毕业生工作签证(Graduate Visa) | 及时申请,了解续签政策,保持合法身份 |
利用校友和招聘会资源 | 主动联系校友,参加学校举办的职业活动 |
准备面试,练习英语沟通 | 多模拟,重点准备行为面试题 |
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 明确短中长期目标,定期调整计划 |
毕业季的焦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记得我去年毕业的时候,宿舍的小伙伴们天天聊得最多的就是:“英国毕业后到底怎么找工作啊?”大家都是从国内过去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点)还算不错,TOEFL(托福考试,一种英语水平测试)分数也在线,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这些变成招聘官眼里的闪光点。其实,留学生毕业后求职这事,不光是成绩和语言够用就万事大吉,更多是找对方法和渠道。像我们学校UCL(伦敦大学学院)有专门的职业服务中心,每年帮助不少人进入大公司,有时候就是那点“内推”关系和面试准备,差点就冲上去了。所以,今天咱们继续聊聊,毕业后怎样能在英国顺利找到好工作,避开那些坑,走得更顺。
让简历和LinkedIn说话,专业又有针对性
我一个朋友在曼彻斯特大学读完硕士后,最开始找工作简历就乱七八糟,直接拿中文简历翻译,结果投了几十份没回音。后来他去参加了学校的简历工作坊,才知道英国简历讲究“成就导向”,要用数据说话,像“通过xx项目提升效率20%”,而不是简单列课业。还有LinkedIn,一定要写清楚你的项目经验和技能标签,比如他刚开始没加“Python”、“数据分析”这些关键词,招聘官根本搜不到。调整后,LinkedIn浏览量蹭蹭往上涨,他还通过这平台找到了实习机会。记得当时他说:“别小看这些细节,真心能帮你开门。”
毕业生工作签证(Graduate Visa)别忘了!时间和材料很关键
英国现在有个挺友好的政策——毕业生工作签证,也叫Post-Study Work Visa,允许你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最长两年(博士生三年)。一个NYU伦敦校区的学长告诉我,他当时太忙,签证材料准备晚了几天,结果签证申请被延误,差点没法及时开始工作。签证申请材料包括毕业证明、护照、学校确认信(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CAS)等,都得提前准备好,尤其是学校的毕业证明,部分学校比如爱丁堡大学提供线上快速认证,省了不少麻烦。签证时间一到,必须及时申请续签或转换工作签证,不然身份就麻烦大了,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影响。
别忽视校友和招聘会,这些资源大部分人没利用好
我曾经抱怨说,找工作靠自己太难了,后来遇到个爱丁堡大学的学姐,她告诉我她靠校友帮了大忙。校友会经常有内部分享会和企业招聘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不光能听到第一手招聘信息,还能建立人脉。比如她通过一个校友介绍,进了一个英国大银行的实习岗位。招聘会方面,英国大学都会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像帝国理工有个“招聘周”,集中邀请银行、咨询、科技公司来,现场投简历还能直接见HR。很多时候,这种面对面的小机会比网上投简历靠谱多了。你也可以在LinkedIn上主动找校友聊聊,轻松问问求职建议,很多人都乐于帮忙。
面试练习不能忽视,英语沟通和行为面试题要会答
面试是最怕的环节,特别是英语面试。剑桥大学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刚开始面试,语言紧张,话都结巴,面试官根本感受不到他的能力。后来他专门报了学校的面试辅导班,每周模拟真实面试。英国面试很讲究行为面试题(behavioral questions),比如问“讲一讲你遇到团队冲突怎么解决的”,重点不是你做了啥,而是怎么做、结果怎样。他还用了STAR法(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来答题,逻辑清晰又有说服力。多练多准备,面试时自然就能自信表达,招聘官也喜欢这种条理清楚的人。别怕练习,不然真到了现场很容易卡壳。
找工作别光盯着大公司,合理规划职业路径更重要
很多人毕业就想进“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没错,大公司待遇好,名气响,但竞争也超激烈。之前我认识个诺丁汉大学的同学,投了几十次脸书和谷歌都没结果,后来他选择先加入一家规模小一点的科技初创公司,积累了2年项目经验。这样他不仅技能提升快,还积累了面试大公司的资本。职业规划别只看眼前薪水,想想3年、5年后自己在哪,有哪些技能需要补充。可能先从小公司做起更好。每年做个职业目标清单,按计划去执行,机会自然会来。
最后聊聊为什么千万别拖,毕业求职得提前准备
我说实话,很多同学毕业才开始求职,结果压力山大,面试一波波,状态下来又浪费时间。其实,英国留学生优势很大,签证时间有限,越早规划越轻松。你得把找工作当作另一门课程,提前做项目、积累经验、练习语言,留点时间申请签证和面试。如果拖到最后一个月才慌,机会少自己也累。朋友们,我就是想说,别把求职当成毕业的“附加题”,它其实是你未来生活的立足点。早点行动,给自己留条后路,也给梦想多点机会。毕竟,谁不想毕业后安心留下来,开始精彩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