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申请学校 | 荷兰大学申请多用英文,GPA(平均成绩)和TOEFL(英语水平考试)成绩是关键。 |
签证办理 | 提前准备材料,面试要诚实,办理时间比较长,别拖到最后。 |
住宿选择 | 尽量提前找学生宿舍,私租价格高,合同细节一定要看清。 |
适应生活 | 多参加学校活动,学荷兰语基础词,交朋友超重要。 |
我记得刚到荷兰那会儿,走出阿姆斯特丹机场,大街上那个自行车的海洋,吓得我差点忘了怎么骑车。那天风大雨小,但我心里特别激动,毕竟从国内一路折腾过来,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异国他乡”。其实,留学生活不就是经历这样的“第一次”组合,既兴奋又紧张。很多朋友跟我说,荷兰生活咋就那么精彩?其实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琐碎里,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荷兰大学申请:GPA和TOEFL到底有多重要?
说真的,我申请的是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它对GPA的要求挺高的。GPA就是你的平均成绩,比如国内85分左右,大概算是3.0(满分4.0)。申请时,他们还特别看托福(TOEFL,考试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标准化测试)成绩,我的托福成绩是95分,学校一般要求80分以上。大家要知道,荷兰的大学课程全英文授课,你英语不过关,真上课就跟不上。
我一个朋友申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托福成绩差一点,结果被拒了。后来他补考提升了托福分数,第二年才成功。申请时一定得提前准备,别像我前期磨蹭,拖到最后一刻才考试,压力山大。
签证办理:耐心是王道,材料要准备齐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赶紧开始准备荷兰的学生签证。材料超级多,比如录取通知书、资金证明、住宿合同、健康保险等等。我当时在网上查了N遍,发现荷兰使馆对材料特别严格,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签证审批一般要4到8周,别想着办快,材料不齐还得补交,时间就更长。
我室友是去乌得勒支大学(University of Utrecht)的,签证材料没准备齐,被退回一次,白白浪费半个月。大家务必按照官网清单,一项项准备,不懂的就问,别怕麻烦,省得后面折腾。
住宿选择:学生宿舍和私人租房的大不同
荷兰的学生宿舍资源紧张,特别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这些大城市。刚到我住的是学校提供的宿舍,每月大概400欧元,房间小但环境安全,还有公共厨房。后来我转去合租一套公寓,租金涨到600欧左右,但空间大多了。
我听说阿姆斯特丹私租价格更夸张,好的公寓一个月能要800欧元以上,合同也复杂。有朋友在租房时没看清楚合同细则,被房东扣了押金,还被要求提前缴纳半年房租。大家一定要签正规合同,保存所有支付凭证,必要时找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帮忙。
生活适应:学点荷兰语,融入当地超关键
起初我以为英语够用,在荷兰生活很方便,但渐渐发现,能说点荷兰语真的能省不少麻烦。比如去超市买东西,虽然店员英语不错,但遇到菜市场摊主,偶尔说荷兰语能拉近距离。学校也会有免费的荷兰语课程,我就报名了,学了最基础的问候和购物用语。
说实话,交新朋友也特别重要。我参加学校的国际学生社团,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有中国的,也有印度的、德国的,一起去市中心逛街、看展览,生活一下子丰富多了。
学业压力:GPA不是唯一,但得认真对待
荷兰的大学考核方式和国内不太一样,除了期末考试,还有平时作业、小组项目和课堂参与。成绩用GPA表示,满分是4.0,一般3.0以上算不错。我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老师让我们自己找资料、做展示的方式,但慢慢就喜欢上了这种开放式学习。
我有个朋友在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成绩很稳定,GPA在3.5左右,但他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自己能真正掌握知识,别只为了成绩。确实,荷兰大学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光靠死记硬背不行。
荷兰文化体验:骑自行车是必须技能
你来了荷兰,骑自行车差不多是刚需。无论上学、买菜、约朋友,大家基本都是骑车出行。我刚开始骑得不稳,摔了几次,可为了不被朋友笑话,后来练得挺溜。学校旁边的自行车店也很方便,坏了随时修。
除了骑车,荷兰的节日也特别有趣,像国王日(King’s Day)全城橙色海洋,大家穿橙色衣服街头狂欢。还有圣诞市场、荷兰风车节,跟朋友一起去感受当地节日气氛,很难忘。
实用建议:别怕困难,好好规划,生活会更顺
朋友们,真的,留学荷兰生活充满挑战,但更是超多惊喜的体验。你要提前准备材料,别拖签证,住宿合同看清楚,学点荷兰语,多参加活动。最重要的,别怕犯错,适应过程慢慢来。
就像我刚开始骑车没把握,后来成为骑行达人一样,留学生活也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别光盯着成绩和文书,生活和社交也要跟上。这样才能真正把荷兰留学的精彩生活,活成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