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荷兰打工政策 | 限制工时,学生身份影响 |
制定合理时间安排 | 避免影响学习,留出休息时间 |
寻找靠谱兼职岗位 | 关注招聘渠道和职位真实性 |
准备简历和面试技巧 | 突出语言能力和适应力 |
合理规划税务和保险 | 避免税务困扰,保障权益 |
小吴的打工故事:荷兰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吴刚到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留学的时候,生活费压力挺大。学费之外,房租、水电、吃饭,这开销一算下来,钱包很快就瘪了。小吴就开始找兼职,过程一度很坎坷。他试过餐厅端盘子,也帮超市理货,甚至做过中文家教。慢慢摸索,小吴发现打工不仅解决了钱的问题,还帮他快速适应了荷兰生活,结交了朋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荷兰留学期间打工,真的是一条活路,关键是要懂得怎么玩,怎么规划时间,更重要的是了解规则,避免踩坑。
了解荷兰学生打工政策,别让规则绊倒你
讲真,很多留学生到荷兰第一件事就是找兼职,但首先得弄清楚荷兰政府对留学生打工的规定。比如,持有“学生居留许可”的非欧盟国家学生,一年最多只能工作16小时/周,或者整个暑假可以全职打工(一般是6个月)。剑桥大学一个同学告诉我,他没注意这点,超时工作结果被罚款,后来还影响续签了。还有,部分工作需要用到“工作许可证”(werkvergunning),这许可一般由雇主申请,自己不太可能拿。所以找工作之前,先确认你符不符合条件,别盲目冲进职场。
时间管理很关键,打工别成学业的绊脚石
你知道吗,荷兰大学的学习节奏其实挺紧的。像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朋友说,他们课程作业多又有各种小组项目,如果不合理安排时间,兼职很容易影响学习。小李就是个例子,他大一时每周打了20小时,结果GPA(绩点,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直接跌了,老师都提醒他要调整。后来他改为每周12小时兼职,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成绩稳稳的,生活也不挤。总结一句话,打工要“拼时间”,但千万别拼过头,大学成绩才是你最大的资本。
找兼职别只盯餐厅,超市、家教、线上工作多选择
说到兼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餐厅服务员。确实,像鹿特丹的麦当劳、星巴克招留学生挺多,但竞争激烈。有个在格罗宁根大学的学长推荐了超市理货、仓库分拣这类岗位,工资稳定,环境也比较轻松。还有线上兼职,比如帮中国学生改英文论文、做翻译,甚至做淘宝代购。像荷兰莱顿大学就有不少国际学生利用语言优势开了家教班,挣得比餐厅多。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兼职岗位多,别局限思维,试试不同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
简历和面试技巧:用你的语言优势打动雇主
很多同学来荷兰,英文还没完全溜,面试就紧张。分享个NYU留学生朋友的经验,他准备简历时,突出自己TOEFL(托福,一种评估英语能力的考试)成绩和跨文化交流经验。面试时主动聊聊自己为什么想融入荷兰文化、喜欢团队合作,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其实荷兰人挺喜欢开诚布公、直接交流。建议简历要简洁,重点突出“责任心”和“学习能力”,面试时微笑多点,真实自然最重要。
办理税号和保险,打工前别忘了这些必备手续
拿到工作机会后,下面这步超重要——税号(BSN)和保险。BSN相当于你的个人身份证号,打工必须有,没有它报税和合法工作都不行。还有,荷兰医疗保险几乎强制,兼职也要确保自己有基本医保。小赵在乌特勒支大学打工时没注意保险,后来生病花了不少钱,才知道这块不能省。还有税务方面,荷兰有学生专项税率,收入不多的话可能免税或少缴税,记得每年报税,避免未来麻烦。
用兼职积累软实力,未来找工作更容易
兼职不仅是赚生活费,更是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的好机会。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一个学姐说,她做咖啡师时学会了如何和各种人沟通,变得更自信,面试全职工作时更游刃有余。还有做家教的同学,口语和表达能力暴涨,毕业找工作时简历亮点满满。别小看这些“零碎”工作,它们能帮你提升跨文化适应力、提高时间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软技能对未来真的超重要。
不要怕开始,主动出击,打工机会就在身边
我认识的很多荷兰留学生,起初也怕麻烦,不敢找兼职。其实,主动找很关键。比如你可以多关注学校的学生服务中心,通常会发布兼职信息;或者加入微信群、Facebook群组,大家互相分享招聘信息。甚至走访附近商店、咖啡馆,直接问店长有没有空缺。小陈就是这样,主动递简历,三天后就被通知试工。别等机会找上门,你得先迈开脚步,机会才会多起来。
大白话说:挣钱不光是为生活,也是为成长
说到底,留学生打工,不是单纯为了多点钱花,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多能干。它是让你用另一种方式认识荷兰,学会独立,锻炼抗压能力,还能让你更懂得规划时间。你会发现,打工的经历在未来简历上特别亮眼,面试时也能聊出一堆真实故事。生活费挣了,经验也积了,学业和生活都不耽误,何乐而不为呢?别光看眼前辛苦,咬咬牙,撑过去,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