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制定预算 | 考虑学费、住宿、机票和生活费 |
了解疫情相关政策 | 关注学校和国家最新的入境要求 |
选择合适的住宿方式 | 评估线上和线下住宿的费用差异 |
准备机票及保险 | 提前订票,买好疫情期间专用保险 |
规划生活费用 | 合理规划饮食、交通和日常开销 |
疫情下出国留学预算,真心得好好算算!
我记得疫情刚开始那会儿,室友小李打算去加拿大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结果那段时间政策动荡,机票涨价,隔离费用还得自己掏,整得他天天头疼。后来他跟我说,留学预算不光是学费和住宿,疫情这几年多了好多“隐藏费用”,要提前准备才行。你打算出国,这块儿预算真得聊聊,不然容易被坑。
学费不只一个数字,疫情让学校收费更灵活
拿纽约大学(NYU)举例,疫情前学费大致固定,但疫情后学校增加了线上课程费用,有些专业还会额外收技术费。比如NYU的传媒专业,线上设备费每学期多花几百刀。UBC也有类似情况,某些课程为了应对线上教学,收取了“数字资源费”。这些都是学费外的额外花销,申请时得问清楚,不然拿到offer才发现多了好几千刀。
住宿费别只看校内宿舍,疫情让选择更复杂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宿舍实行了限流,导致空房减少,价格反而涨了。像UBC就有人为了避开校内高价宿舍,转向校外合租,租金差不多但生活成本高了,比如交通费和日用品。纽约大学那边,曼哈顿的住宿本来就贵,疫情让很多学生转做线上,少住校内,结果找房更紧张,价格居高不下。预算里一定要给住宿留有弹性,有时线上选课还能省下住宿费,这也得提前算。
机票价格波动大,提前规划很关键
前阵子我朋友去澳洲读书,机票价比疫情前涨了1.5倍,尤其是中转次数少的直飞票更抢手。疫情期间很多直飞航班取消,转机多了,费用和时间成本都增加。再加上不同国家对入境的核酸检测、疫苗要求频繁变动,导致行程不确定,改签费也花了不少。机票预算不光看价钱,还得考虑退改签政策和时间安排,别到时候临时加钱买票哭晕。
隔离费用也是大头,别忽视了
疫情期间,很多国家入境都要求隔离,像加拿大有14天酒店隔离,费用自己付,动辄上千加币。UBC的学生就跟我说,他们第一次入境是自费隔离,花了差不多2000加币。美国有些州政策放宽了,但也有地方要求隔离或者做多次核酸检测。预算里得把隔离、检测费用都算进去,毕竟这部分开销挺扎心,别只盯着学费和机票。
医疗保险和疫情保险,必须买,别省这笔
去美国留学,学校一般会要求买校方指定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更广,疫情期间还会包括核酸检测和治疗费用。像NYU的学生医疗保险一年要几千美元,但比起自己看病花的钱,这钱买得值。加拿大UBC的国际学生也必须买医疗保险,再加上疫情险才安心。有些保险还支持线上理赔,方便疫情期间使用。别觉得保险贵,出事了没保险,这损失就大了。
日常生活费疫情也有影响,得提前规划
疫情让很多地方生活成本涨了,食品和日用品价格上涨,交通费也浮动大。纽约市地铁虽然运营,但疫情高峰期乘客少,地铁票价政策也有调整,这块预算要留够。UBC附近的超市疫情期间食品价格涨了不少,留学生每月生活费比以前多了至少15%。如果还得经常买外卖或者叫快递,费用会更高。做好预算,合理规划饮食和购物,省下的钱留着应急。
申请奖学金别放弃,疫情期间学校也有支持
疫情影响不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像NYU和UBC都推出了特别奖学金和紧急助学金。去年我一个朋友申请了UBC的国际学生奖学金,疫情加码了资金支持,半奖拿下,省了不少钱。申请时要注意奖学金的申请截止时间和条件,比如GPA(平均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和TOEFL(托福,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要求。有些奖学金甚至对曾受疫情影响的学生更友好,争取机会别错过。
线上课程和延期入学,也能帮你省点钱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推出了线上选课甚至延期入学政策。比如UBC允许部分专业学生线上完成第一学期课程,不用立刻赴加,省了机票和住宿费。NYU也有类似政策,允许学生在家上课直到能安全入境。延期入学还能给你更多时间安排资金和签证。用好这些政策,能让你更灵活地控制预算,别觉得线上课程没价值,能省钱才是真的。
实用建议,钱不够就多问多比
我跟你说,疫情期间留学预算这事儿,不能只看书面数字,得多问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多搜集各路信息。机票、住宿、保险、隔离、生活费,这些都活生生影响你的预算。别怕麻烦,朋友里面多交流,微信群、论坛都能帮你挖到靠谱信息。钱是硬道理,预算没算好,出国都能坑自己一大笔。多准备点,别等到临上飞机那天慌得一批。留学是投资,这笔账算清楚,你才能踏实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