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列清单 | 按需求分门别类,别漏重要证件和生活必需品 |
了解行李政策 | 查航空公司托运行李和随身携带限制,避免超重罚款 |
合理分配衣物 | 考虑目的地气候,带够换洗但别带太多 |
装箱技巧 | 卷衣服节省空间,重要物品放随身包 |
备份重要文件 | 电子版+纸质版都准备,防止丢失麻烦 |
留学行李打包不慌乱,差点错过UBC开学的我告诉你
我还记得自己去加拿大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留学那会儿,第一回打包行李,差点装成“移动小超市”了。因为没整理清楚,最后发现行李超重,机场还得临时临时扔东西,尴尬死。那时候才意识到,打包其实比考试还重要,毕竟GPA(平均成绩点数,反映学业表现)拿得再高,没带对东西生活都难过。后来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今天就跟大家像朋友聊天一样分享,免得你们也踩我曾经的坑。
先列个清单,别到机场才想着“我啥没带”
出国前我就在手机备忘录里列了个超详细的清单,分成“证件类”、“衣物类”、“电子产品”、“洗漱用品”和“学习用品”几大块。特别是护照、签证、I-20(美国学生签证必须的入学证明)这类证件,几乎每天都翻出来确认。记得NYU(纽约大学)的一个学妹没带I-20,结果入境被卡了半天。清单做到清楚,你不但不怕忘东西,打包还能更有条理。
机票和托运行李政策早查清楚,别等机场加钱
不同航空公司的行李政策差别挺大。像我飞UBC用的是加拿大航空,免费托运行李是23公斤一件,超重就得按公斤计费。还有的廉价航空,托运要额外买。提前查好自己航班的限重,行李能不能分两箱也得考虑。说真的,我有朋友当年没研究清楚,带太多东西,机场被要求立刻删减,最后东西丢在地上,心疼死她了。
衣服别盲目带太多,考虑目的地气候很重要
我当时去UBC,温哥华的冬天湿冷,别以为冬天就得带厚棉袄,防水的外套更关键。带了两件羽绒服结果沉重不实用。春秋季节还得带轻薄风衣。朋友去NYU,纽约冬天特别冷,建议带上保暖内衣和羊毛围巾。别忘了,根据季节准备衣物,平时换洗就够,衣服太多也占地方,打包时候累得不行。
卷衣服法节省空间,重要物品随身携带
我用卷衣服的方式,衣服卷起来比叠放节省空间,还防止皱。袜子、内衣就塞鞋里,鞋子用旧袋子包好。电脑、护照、证件、手机充电器这些贵重或入境需要的东西,都放随身包里,避免丢失或托运遗失。某次我朋友托运行李被误送,幸亏重要资料都在随身包,才没造成大麻烦。
电子资料多备份,纸质文件也不能少
我所有重要文件,包括录取通知书、住宿确认、保险单和成绩单,都打印了几份,装在文件夹里。然后还在手机、邮箱里备份电子版。USC(南加州大学)学长告诉我,电子版丢了还能找,纸质版没了入境会很麻烦。建议大家都双重保险,谁也别太信任电子设备,万一没电或者网络出了问题,纸质备份救你一命。
带点家乡味,缓解想家情绪
我还特意带了几包家乡的调味料和零食,刚到UBC寂寞的时候,煮碗家乡味的泡面瞬间暖心。特别是新加坡或者东南亚的小伙伴,我听朋友说,带点自己家乡的辣酱或者调味料,宿舍熬夜复习时还挺受欢迎。GPA固然重要,但心情好才能学习效率高,别忘了给自己留点精神慰藉。
根据学校特殊要求调整行李
不同学校政策不一样,像美国的MIT(麻省理工)住宿一般不允许自己带太多电器,所以我就没带大功率电吹风,只带了小风扇和电热水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际学生中心会发行生活指南,上面详细写明可带和不能带的物品,提前查了才不至于进校门被退货的尴尬。务必关注学校官网或QQ群里的最新通知。
给自己留点空位,方便买东西
很多人打包就把所有能装的都装满,结果到了那里买了点日常用品或礼物,行李箱根本没地方放。我当时留了大约20%的空位,回来时还能带点礼物和换季衣服。特别像NYU这种大城市,生活用品买起来方便,别把行李箱当仓库。合理规划,既轻便又灵活。
提醒自己,行李打包其实是对新生活的第一次准备
打包行李不是简单塞东西,它是你和新生活的第一场“对话”。像朋友跟我说过:“打包时心里也在想,未来四年我要怎么生活,要带什么能帮我顺顺利利。”别怕麻烦,花点时间细心准备,能省无数不必要的焦虑。行李打得好,心情也踏实,学习GPA和备考TOEFL(托福,一种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才更有劲儿。明白这些,你离留学成功就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