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留学生,带你深入了解香港独特风俗习惯

puppy

本文介绍了初到香港留学时需注意的礼节、饮食习惯和公共秩序。香港人重视排队秩序和礼貌,社交中握手称呼及红包习俗需了解。当地丰富饮食文化如茶餐厅和夜市美食,是融入生活的好途径。掌握这些细节,有助于留学生顺利适应和融入香港生活。

步骤 注意点
了解香港特有的礼节 尊重当地文化,避免尴尬
适应港式饮食和用餐习惯 尝试新口味,融入生活
掌握公共交通礼仪 保持秩序,尊重排队规则
理解香港的节日文化 参与活动,感受节日氛围
适应校园内外的交流方式 主动交流,建立人脉

当我第一次踏上香港这片土地,竟然被“排队”弄得一头雾水

我还记得刚到香港读大学时,第一次去校园食堂买饭。人排得特别整齐,没人插队,大家静静地排着。相比我之前在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见过的学生们,香港人的排队习惯简直像军队一样规范。那时候我真心没适应过来,想插个队都不好意思。后来才知道,香港人非常重视秩序和礼貌,这种独特风俗在生活中到处可见。作为留学生,了解这些细节,才能真正融入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

香港的礼节:握手、称呼还有红包,你懂吗?

香港人打招呼很讲究,尤其是第一次见面。比如你去香港城市大学(CityU)参加迎新活动,主动伸手握手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还有称呼方面,教授一般用“Professor + 姓”,同学间则喜欢直接叫名字,不像一些内地大学那么拘谨。碰到过年或特别节日,收到红包(就是装钱的小红袋子)是常见礼节,特别是在家庭或亲友间。记得我第一次收到红包,虽然没多少钱,但那份尊重和祝福真的让人暖心。知道这些礼节,社交起来自然顺畅。

饮食文化:从茶餐厅到夜市,吃货的天堂不是说说而已

香港的饮食文化超级丰富,尤其是茶餐厅。你在香港大学(HKU)附近逛街时,别忘了试试丝袜奶茶和菠萝包。朋友跟我说过,刚开始喝丝袜奶茶觉得怪怪的,其实适应了之后超上瘾。夜市的小吃也是一绝,比如鱿鱼串、鱼蛋,这些都是香港特有的街头美味。刚来留学的我,尽量多尝试新口味,不但满足味蕾,还能更快融入当地生活圈。说实话,吃货们一定会爱上这里!

公共交通的秘密:为什么香港地铁比纽约地铁更守规矩?

说实话,我之前在NYU(纽约大学)坐地铁,大家都挤得水泄不通,没人排队,感觉挺混乱的。但在香港,就不一样了。香港的地铁(MTR)非常准时,而且排队上车是默认规则。曾经我在九龙站排队,看到大家自觉排好队,甚至主动帮忙让有老人、小孩优先上车,气氛特别和谐。习惯了这样的秩序,生活变得有条不紊。小伙伴们,来香港留学,地铁礼仪一定要记牢,别着急插队,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节日氛围特别浓,端午赛龙舟还有中秋赏月你试过吗?

香港的节日文化很丰富,特别是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维多利亚港每年都有壮观的比赛,很多学校会组织学生去观赛。中秋节时,大家聚在公园赏月,吃月饼聊家常。我当时在香港理工大学(PolyU)就参与了这些活动,感觉很温馨。像我这样第一次远离家乡的人,这些节日是最好的“心灵慰藉”。参与这些活动,不光认识了更多朋友,还更理解香港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校园内外,如何用“港式英语”打破交流壁垒?

香港人讲英语带点粤语口音,叫“港式英语”。刚开始听起来有点难懂,比如“lah”、“meh”这些语气词特别多。我朋友在香港浸会大学(HKBU)说,她刚到时,听不懂同学们说话,但慢慢模仿,自己说的话也变得地道起来。课堂上老师说话很快,像TOEFL(托福考试,是测试英语水平的标准考试)成绩好的同学会更快适应。多参与社团和讨论,敢开口说,交流自然顺畅。别害怕出错,这就是提升的必经之路。

入乡随俗,别忘了香港“礼貌排队”的真谛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香港人排队买港铁票的习惯。刚开始我以为没人排队,结果发现大家都是默默排队,连没人监督也不插队。像我之前在加拿大UBC,同学偶尔会着急插队,结果被提醒“礼貌很重要”。香港生活里,尊重别人时间和空间被特别看重。你在图书馆借书、在巴士站等车,排队礼仪能体现你的修养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学会这点,生活会顺很多。

最后来点干货:别等到碰壁才去适应,提前了解超重要

跟你讲,香港的习俗和文化虽然看似小细节,但对留学生来说特别关键。别等到尴尬事件发生或者觉得孤独寂寞了,再开始摸索。拿我自己经历来说,提前在网上看视频、问已经在香港的学长学姐,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还有,尽量多参加学校的迎新活动和文化交流,主动问问题,认识本地人和其他国际朋友。这样你不光能学好专业知识(比如GPA,大学成绩平均分,直接影响毕业成绩),还会被生活照顾得妥妥的。说白了,适应好香港的风俗习惯,你的留学生活会更顺利,心情也更轻松。别害怕去融入,香港这座城市其实特别欢迎懂得尊重和热爱它的人。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