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关注UC录取动态 | 及时查官方消息,别只听传言 |
提升GPA和语言成绩 | GPA是平均成绩,TOEFL是英语考试,两者都不能松懈 |
准备独特的申请材料 | 文书和推荐信要有亮点,跟别人不一样 |
多了解其他热门校录取情况 | 比如UBC、NYU等,避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
UCLA拒信暴增13万?这事儿到底咋回事?
还记得上周我室友小张激动地对我说:“你知道吗?UCLA今年拒信多了13万封!”当时我一脸懵,心想这也太夸张了吧?后来仔细查了下,原来这背后藏着大瓜。对于咱们留学生来说,UC(加州大学)系统的录取变化,直接影响着咱们的申请策略和未来规划。毕竟,UCLA、UC Berkeley这些学校热度超高,能不能进,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拿到心仪的offer。
UC录取大变局:申请人数激增导致录取率“跳水”
光是UCLA,申请人数就从去年40万涨到了53万,暴增13万,拒信自然多得吓人。有人觉得是不是学校突然变难了?其实主要是申请人数太多了。说个例子,去年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也碰到类似情况,申请人数爆棚,录取率连续两年下降。像UC这种顶尖公立大学,名额有限,申请一多,竞争就激烈,录取率就“跳水”,这对咱们留学生是个硬挑战。
GPA和TOEFL不再是唯一“敲门砖”
过去大家觉得只要GPA(平均成绩点数,满分4.0)和TOEFL(托福,英语水平考试)够高,基本稳了。去年我朋友申请NYU(纽约大学)时,TOEFL拿了110分,GPA也接近4.0,结果还是被拒了。UC今年更明显,他们开始看重综合素质了。比如课外活动、志愿服务、实习经历、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成绩等,都成了加分项。简单来说,单靠成绩硬杠过去的时代不太行了。
写文书的差异化变得更关键
说到申请文书,我有个学弟写了几篇自传式流水账,内容没啥亮点,结果很快就被刷掉。反倒是我另一个朋友,专注写自己怎么解决社区问题,讲到自己带领学校环保小组做垃圾分类,文章生动还具体,收到面试邀请。UC今年强调个性和故事性,写文书一定要有角度,能展现你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经历。别写得太公式化,招生官每天看成千上万份申请,能抓住他们心的才有机会。
了解其他热门学校动态,分散风险
看到UCLA录取难度飙升,很多朋友慌了,觉得非进UC不可。其实不必太焦虑。像加拿大的UBC,最近也在扩大国际生配额,录取相对宽松。NYU、芝加哥大学这些私校虽然学费高,但奖学金政策逐年丰富,性价比提升。咱们应该多看几所学校,不要把所有希望压在UC上。多准备,多投递,灵活应对,才是明智的策略。
疫情后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别忘了,疫情还没完全过去,很多学校录取政策都在调整。去年有很多学校取消了SAT/ACT标化考试要求,改走“Test-Optional”(非必考)政策,但今年部分学校又开始“Test-Required”回归。UC系统对于国际生的语言要求也更严格了。比如要提交托福或雅思成绩,不合格就直接影响录取。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给留学生申请增加了不少变数,务必关注官方通告,别掉队。
合理规划申请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
今年申请季,很多同学都是临近截止才匆忙准备材料。像我一个朋友,最后一周才开始写文书,结果质量不行,没进UC系统,后来去UBC凑合。申请材料不是拼速度,是拼质量和规划。GPA平时要稳,托福要提前考,到申请季前文书、推荐信都要准备好。时间充裕,才能有机会修改完善,避免因为“赶鸭子上架”而失去理想学校。
利用校友和学长资源,获取真信息
我发现,身边很多拿到UC录取的朋友,都通过学长学姐的分享、校友微信群获取了不少内幕消息。比如今年UCLA偏爱哪些专业,哪些文书主题更打动招生官,还有推荐信该找哪些老师写更有效。这些信息网上难找,但校友圈里容易交流。建议大家主动加入学校的微信群,或者论坛,多问多聊,避免走弯路。
别被拒信打倒,提前做好Plan B
拿到拒信确实难受,我朋友小李去年UCLA被拒了,整个人情绪低落了好几个礼拜。但他没有放弃,转头申请了UC Riverside和San Diego State,终于拿到offer。结果去了SDSU后,发现环境和资源也不错,反而适应得更快。经历告诉我们,拒信不是终点,而是提醒你多准备几个备选。Plan B一定要提早准备,申请多条路线,才有底气。
报名秋招讲座和线上咨询,了解第一手动态
今年很多留学机构和大学官方都开了线上讲座,邀请招生官直接直播答疑。我上个月参加了UCLA官方的线上Q&A,现场提问氛围超好,解答了我很多疑惑。强烈建议大家积极报名这种活动,和招生官、留学顾问面对面交流,了解真实录取标准和趋势。这样申请时心里有底,能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
准备申请材料时,语言要自然,不用刻意“翻译腔”
我发现很多留学生文书写得太官方,像流水账一样没温度。其实招生官更想看真实、自然的表达。比如你写“我非常热爱学习”,不如说“我喜欢在图书馆找那些别人忽略的小书,看完总会有新发现”。用生活化的语言讲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心。语言不要刻意用太复杂的词汇,真诚比华丽更重要。
面对UC录取新规,留学生要更注重软实力培养
UC系统这几年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软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