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接到陌生电话 | 别急着答应,先问清身份 |
对方要求转账或提供账号 | 绝对不要,真有问题学校会官方通知 |
收到看似正规邮件或短信 | 核实发件人,别点可疑链接 |
疑惑时找学校官方或学联 | 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是最靠谱的 |
记得我刚到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那阵子,室友小李接了个电话,自称是学校的“国际学生事务处”,说他GPA(平均成绩点数,简单说就是你成绩的平均分)不达标,要马上交一笔“罚款”,不然签证有问题。小李急得一塌糊涂,差点转账。幸好我提醒他先打学校官方电话确认,结果对方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诈骗你听说过吗?其实,咱们留学生遇到的诈骗电话比想象中多得多,尤其是电话里那些看似官方的语气,真的能骗倒不少人。这就是为什么聊聊留学电话诈骗,特别重要。
假冒学校工作人员,套路深得让人信以为真
最近纽约大学(NYU)的一个学弟跟我说,他也遇到过类似电话。对方自称是学校财务部,声称学弟的学费有问题,要补交一笔费用。对方甚至能说出学弟的专业和课程,听起来超级真实。其实这些诈骗犯经常通过网络扒拉信息,知道你报考的学校、专业甚至部分个人信息,制造“专业感”。记得学弟直接挂了电话,然后登录学校官网查询账单,发现根本没欠费。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学校不会突然打电话让你转账,尤其是没书面通知的。
别被“紧急”的语气吓到,冷静最重要
之前我有个朋友在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接到一个电话,说他TOEFL(托福,一种英语考试)成绩被怀疑作弊,要立刻提供账号缴纳调查费。朋友当时吓坏了,毕竟托福成绩对留学申请很关键。结果他被迫挂断电话,后来联系了托福官方和学校,才知道那完全是骗子。骗子经常喜欢用“立刻缴费”“否则取消录取”“签证被吊销”等恐吓话术来施压我们。别被吓到,遇到紧急情况,先联系学校或考试机构确认,再做决定。
诈骗邮件配合电话,别被“官方”外壳骗了
我听一个在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留学生说,他先收到一封“学校官员”发来的邮件,说账户有异常,要尽快电话联系。然后打过去电话,对方又说要核对信息甚至提供银行卡号。其实这些邮件地址看着挺正规,甚至带有学校名字缩写,骗得不少人。记住,学校重要通知一般都会用官方邮箱,且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你透露敏感信息。遇到邮件,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核对联系方式,别直接回复或者拨回邮件上的电话。
用微信、QQ联系也不能完全放心,核实身份要靠正规渠道
很多新留学生遇到诈骗其实是因为微信或者QQ上有人冒充同学或者辅导老师,发消息问你要钱或者转账。有个朋友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的时候,就差点给一个冒充导师的人转学费。后来他发现导师微信头像和名字都对不上,才没上当。平时加学校辅导员或者学长学姐,直接从学校官方渠道拿联系方式最稳当。遇到陌生人借口各种理由要求转账,千万别轻易相信。
留学生身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很关键
留学生身份信息一旦泄露,很容易被骗子用来伪造身份。比如有一个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学生,他的护照号和学生ID被盗用,骗子冒充他向学校申请更改银行账户,结果学费差点被转走。大家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护照、学生证、录取通知书等重要文件,不要随意上传到不明网站,也不要随便把这些信息告诉陌生人。
签证相关诈骗,千万别慌,官方渠道是唯一靠得住的
有朋友在澳洲留学的时候,接到电话说他的学生签证即将被取消,需要马上支付“保证金”或者“补交资料费”。其实澳洲移民局有自己官网,所有签证续签、补交材料都会通过邮件或者系统通知,不会突然电话催缴款项。遇到这类电话,自己登录移民局官网查看状态,或者联系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确认。别给骗子任何机会。
假奖学金诈骗,先别激动,确认信息靠自己
奖学金是大家都想争取的福利,但骗子也盯上了。听说过UBC有个学姐收到电话,说她被选中拿特别奖学金,但要先支付“审核费”或者“保证金”。学姐当时想想还是先在学校奖学金办公室确认,才知道根本没这回事。学校发奖学金一般不会让你先交钱,任何要求先付款的奖学金电话都要警惕。
校园安全提示不只是提醒,更是防骗利器
很多学校都会定期给国际学生发送安全提醒,比如NYU就会通过邮件和学生门户提醒大家如何识别诈骗,提醒大家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邮件。大家一定要关注学校官网的通知和留学生微信群、QQ群里的官方消息,这些是防骗的重要信息来源。别因为觉得麻烦就不看,防骗靠的是多注意、多核实。
遇到诈骗,别怕丢脸,及时报警和求助
被骗了不要怕告诉学校或者报警,也别害怕被同学笑话。加拿大、美国、澳洲等地都有专门针对留学生的警察部门和举报平台。拿多伦多举例,警方有专门的留学生受害者支持项目,可以帮助处理诈骗案件。及时举报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更多同学远离骗局。
说到底,咱们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多一个警惕就多一分安全。电话诈骗这些事,看似远,其实离每个人都不远。遇到电话别急着信,哪怕对方说得多专业,先冷静查查再说。保护好自己信息,养成不轻易转账、不随便透露信息的好习惯。毕竟,不管我们身处哪个国家,安全第一,钱包才不会空。留学路上,咱们不光要考好TOEFL(托福,语言考试),GPA(成绩平均分)冲上去,防骗意识也得跟上,才能把留学生活过得安心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