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GPA(平均绩点) | 重视每门课成绩,尤其重要专业课,保持3.5以上更有竞争力 |
提升TOEFL(托福)成绩 | 语言成绩是敲门砖,目标100分以上,让申请更顺畅 |
参加课外活动和实习 | 选和专业相关的,有深度比数量多更重要 |
申请研究助理或项目经历 | 提前联系教授,积累科研经验,提升简历含金量 |
利用学校资源网络 | 多参加讲座、招聘会,主动和校友建立联系 |
想起我刚到UBC那会儿,背景薄弱真心吃亏
我朋友小李刚去加拿大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时,GPA就不太理想,平时也没怎么参加社团或者实习,结果申请硕士时才发现,别的同学背景都更丰富。后来他开始刻意补课,参加科研项目,GPA慢慢上去了,后来申请奖学金也稳了。你看,大家都说成绩重要,可背景同样关键,尤其申请名校或者热门项目的时候,光有成绩没点其他东西,简历会显得单薄。
GPA不是唯一,但你得先把它搞稳
说到GPA,就是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绩点。美国大学一般4.0满分,UBC和NYU(纽约大学)这样的学校,GPA低于3.0基本很难抢到好项目。不要以为搞个3.3就完事,像我一个NYU朋友,为了申请金融硕士,硬是把GPA从3.2拉到3.7。怎么做到的?重点课多花时间,别光刷选修课,专业课成绩更重要。
托福(TOEFL)也不能忽视,语言是敲门砖
TOEFL全称是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就是托福考试。很多学校都要求最低分数,像NYU至少要90分,UBC要求最低80分,但建议你都冲100分以上。我的一个室友,托福成绩刚好80,结果申请实习的时候HR问她口语,感觉她表达不太流利,实习机会被刷掉了。所以语言好,不仅申请顺利,校园生活也舒服得多。
课外活动和实习,别只当“挂件”看待
大多数留学生觉得做点活动写简历就行,结果沦为“流水线”作品。我一个同学在NYU,一开始参加了5个俱乐部,但都没深入,面试官一看就知道她没真心投入。后来她放弃了那些没意义的活动,专注做了校内创业项目和一家金融公司的实习,简历厚度和质量直接翻倍。记住,课外经历就是你未来工作的预演,选那些跟你专业或者职业方向相关的,做得扎实,才有用。
找教授做研究助理,给你背景加分神器
想提升背景,做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是非常好的选择。UBC很多教授都欢迎本科生参与项目,只要你主动去问,不要怕麻烦。比如我一个朋友,刚大二就找上教授帮忙整理数据,后来还能帮忙写论文,导师给他写了相当牛的推荐信。申请奖学金和研究生时,这种经历太值钱了!
利用校园资源和校友网络,机会多得你想不到
美国学校尤其重视校友网络,NYU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行业讲座和招聘会。我的一个师兄就是通过校友介绍的实习,后来留在大纽约地区工作了。平时多去学校Career Center(职业中心)转转,参加讲座,认识校友,建立人脉,机会自己会跑过来。别以为这些是“额外负担”,真是最实在的捷径。
这些背景提升技巧,不是为了攀比,是帮你早做准备
咱们出国留学,不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更是为了铺好未来。别等到申请研究生才慌乱起来,背景提升需要时间,越早开始越好。朋友,我说的这些你不一定全用得上,但你至少得知道,有这些路可以走。别把GPA和语言成绩当最后一道坎,课外活动、科研经历和人脉资源一样重要。加油,把自己变成那个学校和雇主都喜欢的人,未来才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