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报名日语课程 | 课程多偏正式,和动漫语言差别大 |
看动漫时记笔记 | 理解角色口吻,不要直接模仿 |
多和日本人交流 | 了解日常口语和正式表达差异 |
参加语言交换活动 | 实战中学会区分动漫和现实用语 |
了解留学政策和课程设置 |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路径 |
留学生揭秘:为什么你学的日语和动漫里的完全不一样?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在UBC的日语课上认真学了语法和单词,考试拿了不错的分数,GPA(平均成绩点数)也还行,可是回到宿舍打开《火影忍者》或者《我的英雄学院》,听到的台词完全摸不着头脑。你模仿动漫里的说话方式,结果被日本朋友笑掉大牙。为什么学的和动漫里的差距这么大?今天就跟你聊聊我的经验和发现。
学校教的日语太“教科书”,和动漫没法比
我在NYU日语系读书,老师们讲的都是标准日语,比如敬语、书面语,还有很多复杂的语法点。课堂上学的是“です・ます”体,句子结构规规矩矩,比如“私は学生です”(我是学生)。但动漫里的日语往往很随意,角色说话会用乱用简体、缩略词,甚至说出各种俚语。你想想,动漫里的角色有时候一句“うぜぇな”(烦死了),课堂上老师绝对不会教你用这么粗鲁的表达。两者距离大,造成你学了很久,却不敢用动漫里的表达。
动漫里的日语很多是为了夸张和娱乐
我室友在多伦多大学学日语,她说她刚开始看动漫听不懂,后来发现动漫里的日语很多是为了表现角色性格,夸张用词多。比如女生角色经常用“~だよね!”结尾,听起来很萌,但现实日语中大多数人不会这样讲。还有战斗动画里喊的“必杀技”或者“超绝技能”,那是动漫特有的表达,现实生活完全用不到。你看《银魂》时角色说的话有时候还故意乱用方言或者古语,这种表达和你学的标准日语完全不搭边。
日本的日常口语比课本简单又复杂
我有个日本室友,经常跟我聊天,提醒我别只学书本。他说,日本人日常说话很多词汇和表达都很简单,比如“ありがとう”(谢谢)常说成“あざっす”,或者直接用“サンキュー”(thank you的音译)。这在课本里根本学不到,但你在校园里听得多。另一面,日常对话的口音、腔调、连音也很重要,简单句子通过语调变化意思大不同。比如“ほんと?”(真的?)语气不同,能表达怀疑、惊喜或者安慰。课本很难教你这些细节,只能靠听日本朋友说话慢慢体会。
日语考试和真实交流要求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日本留学生常考的JLPT(日语能力测试),分N5到N1,N1是最高级。这个考试重视语法和阅读理解,侧重书面语言。比如我朋友在UBC,为了留学签证和申请奖学金,拼命提高TOEFL(托福,英语水平考试)和日语JLPT成绩,拿到了高分。但她说,这帮她在课堂和书本上应付很有用,面对日本朋友说话却经常反应不过来。因为考试没教她怎么用口语,尤其是像动漫和现实中那些俚语、缩略语。
政策和课程设置影响你学的内容
不同学校的日语课程设计差异很大。比如在美国,NYU的日语课很注重文化和文学,老师喜欢讲日本古典文学和敬语礼节,适合想申请研究生的学生。加拿大的UBC课程更注重实用口语和日常交流,课堂会安排语言交换活动。但即使这样,很多课程还是偏向标准日语,因为学校怕学生学了不规范的口语会影响学业和正式场合的表现。政策上也有规定,留学生必须通过固定的语言测试才能维持签证,这就让大家更重视考试用语,而不是动漫里的那些“不正常”的表达。
和日本朋友聊天,发现真正的“活”日语
我第一次去东京留学,刻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语言交换活动,和日本学生吃饭聊天。他们讲的好多话我课本都没听过,比如女生喜欢用“まじで?”(真的嘛?)表达惊讶,男生有时会说“ヤバい”(糟糕/厉害),但不一定是负面意思。还有一些缩略语,像“ウザい”(烦人)或者“ムカつく”(生气),都挺口语化的。我那时候开始意识到,课堂学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能帮你融入生活的是这些“活”语言。
动漫不是语言教材,别全信它
我知道很多人学日语喜欢看动漫,觉得里面的词汇和句子好玩又自然。其实你可以把动漫当文化了解,比如日本的流行、青年文化、历史典故。但千万别把动漫当语言教材。里面经常有夸张角色和非现实场景,语言表达也常为了搞笑或者剧情需要“变形”。我朋友在多大参加过一次日本语言老师开的讲座,老师强调“动漫日语只是娱乐语言,不能照搬,否则会被认为没礼貌或者奇怪”。
实用建议:别怕和日本人说错话,多听多练
朋友,我想说的是,别因为动漫里的日语和课本差距大就灰心。你学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考好GPA(平均成绩点数)和语言考试,才能撑起后面的交流。试着多参加语言交换活动,和日本朋友聊天,听他们怎么说。模仿动漫时,学着理解语境和角色性格,不要直接用。多看日剧、听日常对话,比单看动漫更贴近生活。记得,学习语言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用急,慢慢你会听懂、说得自然。到时候,宿舍和街上都能飙日语,谁还管你学的和动漫差不多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