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选语言班 | 了解课程内容和学校认可度,别光看便宜 |
备考语言考试 | TOEFL(托福)和IELTS(雅思)是主流,GPA(平均绩点)平时也不能忽视 |
适应教学节奏 | 语言班节奏快,但多向老师求助,别怕丢脸 |
利用语言班资源 | 多参加学校活动,结交朋友,练口语 |
规划未来学习 | 语言达标后怎么转专业、升本科要提前问清楚 |
还记得我刚到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英文根本不溜。语言班第一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说话,感觉天书一样。旁边一个学姐用半开玩笑的口气跟我说:“别担心,语言班就像留学的‘必经之路’,你我都得熬。”那时候我才意识到,语言班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也充满了各种心酸和无奈。
语言班不是“简简单单”的过渡期
很多人以为语言班就是帮你打基础,等到语言达标就能进入正课。其实不然。像NYU(纽约大学)语言班不仅要学听说读写,还要求你参加各种语言测试,类似托福(TOEFL,测试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考试)和雅思(IELTS)。有些课程的测验甚至能影响你能不能直接升入本科,语言班根本不是走形式。身边同学中,有人跟我说,语言班的考试比他们想象中难多了,尤其是写作和听力部分,每次模拟考试都像是在过五关斩六将。
语言班里的GPA(平均绩点)也很关键
留学生活中,GPA是衡量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满分通常是4.0。很多人觉得语言班只是“语言课程”,不算正式GPA,但这其实是个误区。UBC的语言班就会把成绩计入GPA,如果你的成绩不理想,后续升本科或者申请奖学金都可能受影响。有位朋友当年语言班成绩不稳,GPA只有2.5,申请转专业时被学校拒绝了。后来她不得不重新考雅思,花了更多时间和金钱,真是得不偿失。
语言班节奏快,别怕问问题
语言班老师通常节奏很快,因为课程设计就是为了让大家迅速适应英语环境。刚开始听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压力山大。我在NYU语言班时,经常跟老师说“能不能讲慢点”,结果得到的建议是“慢点不现实,但你可以多利用office hours(老师辅导时间)”。我当时羞于开口,后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像我一样,主动去问问题,反而进步更快。千万别怕丢脸,大家都是初学者,老师们也很理解。
别只盯着课堂,语言班资源很丰富
不少人把语言班当成纯课堂的东西,结果错过了好多额外资源。像UBC和NYU都有语言交流俱乐部、讲座、电影夜,还有专门的英语写作工作坊。身边有个朋友一开始不爱参加,后来加入了一个语言伙伴计划(language buddy program),每周都会和母语是英语的学生练口语,听力水平蹭蹭上涨。参加这些活动,不但能练口语,还能交到朋友,缓解孤单感,是留学生生活的大加分项。
语言达标后,未来路怎么走得清楚点
语言班结束不代表事儿完了。很多学校,比如UBC,会要求你达到一定的托福或者雅思分数,才能直接进入专业课。还有学校提供桥梁课程(bridge programs),帮你顺利过渡。身边不少同学在语言班结束后,才发现自己想转专业,但语言成绩还差几分,结果只能延迟入学。建议早点和国际学生办公室联系,确认你目标专业的语言要求和申请流程,别等到最后一刻才着急。
实用建议:用好语言班,别当“磨时间”
跟大家聊聊语言班的心酸,不是想打击谁,而是告诉你,这段经历其实超级重要。别把语言班当成“走过场”,它是你留学旅程的基石。多利用各种资源,积极问问题,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和作业,对你后续的专业学习大有帮助。千万别因为觉得语言水平差就心灰意冷,咬咬牙,坚持下去,日子会慢慢轻松。记住,语言班是给你扎实打好基础的机会,顺利过关,才能真正享受留学生活,别让语言成为你发展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