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确认申请截止时间 | 爱尔兰大学大多申请截止时间在1-3月,部分大学可到4月 |
准备英语成绩(如IELTS/TOEFL) | 部分学校接受雅思7分,托福90分起步,确认自己成绩是否合格 |
递交GPA和成绩单 | GPA(平均绩点)要求一般3.0以上,部分热门专业要求更高 |
准备个人陈述及推荐信 | 推荐信最好找教授或实习单位直接写,个人陈述要突出留学动机和优势 |
递交申请后及时关注offer | 爱尔兰部分大学offer发放很快,务必留意邮件和院校官网通知 |
考研刚结束,申请爱尔兰留学还来得及吗?看这里!
刚考完研,手里拿着一沓试卷,心里却想着:“要不申请爱尔兰读个研吧?”我朋友小李就是这样,考研结束后临时决定换条路,结果现在在都柏林大学读书玩得挺开心。其实,很多同学都纠结考研和留学,该不该转方向,爱尔兰留学到底来不来得及申请?咱今天就像跟宿舍朋友聊聊天一样,把这事儿掰开揉碎,告诉你真实情况。
申请窗口没关,先别慌
这是真的。很多人以为考研结束了,留学申请期也差不多完了,其实爱尔兰大学的申请时间特别友好。像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和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这些热门学校,硕士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每年1月底到3月底之间。去年我室友小赵,考研完后才发现自己考得不理想,赶紧申请爱尔兰,3月底还递交了申请,4月初就收到了offer。关键是有的学校甚至允许4月份之前递交申请,后期也会根据名额有灵活录取。
语言成绩不够?先别急着放弃
留学申请里最怕的就是语言成绩不达标。爱尔兰大学一般要求雅思(IELTS,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7分左右,或者托福(TOEFL,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英语考试)90分起步。但别忘了,部分学校或者课程有条件录取的机会。小王去年申请都柏林理工学院(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Dublin),托福只考了85分,学校还是给了条件录取,要求他入学前补交符合要求的语言成绩。你要是这方面稍微差点,不妨留意这些“预科”或“条件录取”名额,机会比想象中多。
成绩单和GPA准备得妥妥的
学校看你的成绩单和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绩点),这玩意决定你申请能不能过第一关。一般来说,爱尔兰大学对GPA要求是3.0(满分4.0)以上,热门专业比如商科、计算机可能会要求更高。比如我朋友小陈本科GPA是3.2,申请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计算机硕士,顺利拿到offer。不过成绩单得翻译公证,电子版本还得保证正规渠道上传,这些细节很重要,拖延了就会错过申请截止时间。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不能敷衍
申请时,个人陈述(PS, 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荐信是你从众多申请者里脱颖而出的关键。比如我自己申请的时候,找了大四时教我的两位教授写推荐信,还请导师帮忙修改个人陈述,重点写了为什么选爱尔兰、未来规划,还有自己项目经历。小李的经验是,推荐信一定找关系好的教授或者实习公司的领导写,写得具体细节越多越好。别写流水账,真诚讲你自己的故事,招生官一看就能感受到你的热情和潜力。
申请后怎么盯紧进度?小技巧分享
递交申请材料后别以为就完事儿了,及时关注你的邮箱和学校的申请系统很关键。爱尔兰部分大学会很快发offer,比如都柏林大学去年就最快一个月内下结果。你要是错过邮件或者没有及时补交材料,机会就白白溜走了。还有个小技巧,加入学校的微信群或者QQ群,第一时间了解offer发放动态,甚至能提前拿到面试消息。别怕麻烦,跟学校招生办公室邮件沟通也很重要,问清楚自己材料有没有到位,特别是考研结束后时间紧张,这一步千万别掉链子。
签证申请别拖,准备资料要提前
申请到offer不是结束,签证才是另一座大山。爱尔兰学生签证申请不像英国那么复杂,但一定要提前准备好银行流水、录取通知书、住宿证明等材料。我朋友小张去年申请爱尔兰签证,准备充分,面签一次过。签证从递交到获批大概需要4-6周,建议尽早申请。考研刚结束,利用这段时间准备签证资料,争取早早拿到签证,安心等开学。别等到收到offer才开始忙,这样容易赶不上开学。
学费和生活费预算别忽视,早做规划
爱尔兰的学费相对英美算是亲民点,本科和硕士每年大概1.2万到2万欧元不等,热门专业会贵一些。生活费预算每年大约1万欧元左右。小赵在申请前就做了详细预算,算好了学费、住宿、日常花销,还预留了紧急备用金。考研刚结束,虽然自己没拿到理想成绩,但提前算好钱,理顺资金来源,申请奖学金或者助学贷款,这样你才不会在留学路上手忙脚乱。还有,爱尔兰很多大学会给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不妨多多关注学校官网信息。
入学后生活习惯调整别怕,慢慢融入没问题
很多同学怕转学到爱尔兰,担心文化差异和语言环境不适应。其实,爱尔兰人特别友好,留学生互助也多。小陈刚入学时,跟国际学生办公室联系,参加学校组织的迎新活动,慢慢跟同学熟悉,语言和生活都适应得挺快。宿舍里还能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学英语、互相帮忙。还有学校的写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