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必知:那些独特又有趣的日本习俗揭秘

puppy

留学日本需注意准时、脱鞋、公共场合安静、敬语使用及垃圾分类。日本人时间观念严谨,迟到被视为不尊重;进门脱鞋是尊重和保持清洁的表现;地铁等公共场合需保持安静,避免打电话;与老师学长交流要用敬语表达礼貌;垃圾分类细致,切勿混投。适应这些习俗有助于顺利融入日本生活。

日本留学必知 独特习俗揭秘
准时是神圣的 日本人对时间超严格,迟到会被看成不尊重
脱鞋文化 进门前一定要脱鞋,尤其是寝室和学校教室
公共场合安静 不要大声说话,地铁上电话要静音
敬语要用心 和老师、学长交流要注意礼貌用语
垃圾分类超细 垃圾分类很严格,别扔错箱子

那个迟到的早晨,才知道时间有多重要

来日本第一周,我因为宿舍门禁时间晚了三分钟,结果被锁在门外。后来才知道,日本人对时间的要求严到什么程度。朋友在东京大学上课,教授从不等学生,迟到一次基本得被点名批评。其实我之前在加拿大UBC也见过学生迟到被教授冷眼,但这边真的更严。日本的公共交通也几乎从不晚点,火车晚几秒都会道歉,大家都很守时。留学生刚来,尽量提前出门,养成准时习惯,别给自己添麻烦。

脱鞋这事儿,我差点变成“异类”

记得我第一次去日本朋友家,刚进门没脱鞋,结果他妈立刻提醒我“这里要脱鞋”。后来发现,不光是朋友家,日本大学的教室、图书馆都有明确脱鞋区,寝室更是必须脱鞋。像早稻田大学的宿舍,每个人有自己的拖鞋,公共区域有专门的拖鞋放着。脱鞋其实是尊重别人的生活空间,也保持环境干净。刚开始可能不太适应,但习惯之后会觉得特别自然。

地铁上聊天声一分也不敢出

我在东京坐地铁,旁边有几个日本学生全程用手机发消息,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试过一次打电话,马上被邻座投来“奇怪眼神”。东京大学的同学说,日本地铁几乎没人打电话,大家都开启静音模式,连说话都尽量轻声。刚来时觉得有点压抑,但后来发现,这样反而更舒适,给大家留了安静空间。留学生活压力大,学会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也是尊重他人。

和老师说话,别忘了敬语

日本的敬语体系很复杂。刚去早稻田大学的时候,跟教授聊天总觉得说话不自然。后来学了点基础敬语,比如“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再加上适当的鞠躬,老师们的态度都变得特别好。老师和学长学姐其实很乐意帮忙,但要表示尊重。留学生在课上提问时,常用“すみません、お伺いしても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不好意思,我可以问个问题吗?)会更让人舒服。慢慢练习,交流就顺畅了。

垃圾分类,真的不能马虎

别看日本街上干净得像五星级宾馆,垃圾分类比考试还严格。我住在大阪,第一次倒垃圾的时候,邻居特意来提醒我,“瓶子要洗干净,塑料袋分开投”。大阪大学附近社区的垃圾分类甚至详细到“燃烧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而且收垃圾的时间也有固定。丢错垃圾箱可能被罚款,或者邻居会投诉。刚开始觉得麻烦,但慢慢觉得这也是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负责,建议大家提前查清楚当地规则,做个环保达人。

小建议:别光看书本,习俗才是生存关键

我见过好多留学生,考试GPA(平均成绩点,衡量学业表现的指标)考得不错,托福(托福考试,是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也过线了,但习俗这块全挂了,生活特别吃力。其实日本留学,文化习惯比你想象中重要。别怕麻烦,提前了解,融入生活,开学第一周就能帮你省好多心。朋友,别光盯着课本和成绩,那些看似“软”的习俗,能让你留学路走得更顺,更开心。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