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准备成绩单和语言成绩 | GPA(平均成绩)和TOEFL(托福英语考试)要达到港大要求 |
递交申请材料 | 注意截止时间,不同专业要求可能不一样 |
面试或补充材料 | 部分专业会有面试,准备好自我介绍和申请动机 |
收到OFFER | 及时确认,准备签证和住宿 |
听听我第一次拿到港大OFFER的那个晚上
那天晚上,我刚从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回来,手机突然弹出港大的录取通知。手心都出汗了,心跳加速。其实之前我也想过,港大录取是不是很难?毕竟它在亚洲排名很高,竞争肯定激烈。后来慢慢发现,其实港大录取背后有很多细节,留学生只要抓住重点,真没那么神秘。
港大看重的不只是GPA(平均成绩)
我朋友小李,从纽约大学(NYU)转学申请港大。他告诉我,自己GPA差不多是3.3(满分4.0),不是特别顶尖。港大确实看成绩,但更看你专业课的表现和整体潜力。比如小李申请的是商科专业,数学和经济相关课程成绩特别好,老师推荐信也特别有料,这些加起来帮他脱颖而出。所以别光盯着GPA,其他申请材料也要用心准备。
托福(TOEFL)成绩其实没那么难
有的同学听说港大托福要求高,就慌了。其实港大本科一般要求托福总分80-90左右,部分专业会稍高。我室友小张托福才85,听力和口语弱点明显,报了雅思(另一种国际英语考试)补考,最终用雅思7分的成绩成功递交。关键是你要提前规划考试时间,留足够复习,稳稳达到基本要求。
申请材料准备要像拼图,缺一不可
港大有本科和研究生申请,材料多且具体。我自己准备申请时,发现港大要求成绩单、公证件、推荐信、自述信(Personal Statement)都很重要。小刘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他申请港大研究生时,推荐信找了两位教授写,信里重点突出他科研能力和项目经验,结果获邀面试。面试时教授还特别问了推荐信里的细节。
面试不复杂,真的是聊聊你自己
港大部分专业会有面试环节。我朋友小王申请港大建筑系,面试前特别紧张。结果面试官更像是聊朋友一样,问他为啥选建筑,平时喜欢什么设计风格,还有做过哪些相关项目。小王觉得面试其实是个展示自己热情的好机会,所以大家别怕,提前准备几个简单的故事和理由就行。
不同专业录取标准差别挺大
港大文科和理工科录取侧重点不一样。比如我朋友小赵申请理学院,除了GPA和语言成绩,还提交了科研项目经历和发表的论文摘要,港大很重视这些硬实力。反观我一个同学申请社会科学,除了成绩,申请动机和社会实践经历占比更重要。所以,了解自己目标专业的具体要求,做有针对性的准备。
港大的申请时间点你不能错过
港大本科申请一般在12月截止,研究生可能稍晚一些。我的经验是,越早提交材料越好。拿我同学小陈举例,他申请港大研究生,提交材料晚了两天,结果被要求补交文件,整个流程拖延了一个月,心态崩了。所以一定盯紧官网时间,别把申请拖到最后一刻。
留学生身份也有特别注意的地方
港大对国际学生和本地生的录取政策不完全一样。比如我身边的香港本地朋友,凭内地高考成绩申请,比我们留学生走国际申请通道竞争压力小些。我们留学生还要准备签证、资金证明什么的。我的一个朋友小沈,拿到OFFER后,签证材料准备得比较晚,耽误了入学。他建议大家拿到OFFER后,马上开始准备这些手续。
我帮你捋一捋:拿港大OFFER的套路
举个例子,我帮一个内地本科毕业的学姐申请港大硕士。她GPA大概3.7,托福90左右,申请金融专业。我们先准备了成绩单、公证件,然后找了两位教授写推荐信,动笔写了自述信,重点突出她实习经验和未来规划。面试前她刷了几次常见问题,面试表现自然。最后港大给了她offer,录取速度比想象中快多了。
你也可以!别被“高大上”吓到
港大那种亚洲顶尖高校的感觉,确实让人紧张。但是从我和朋友们的经历看,只要你做好准备,了解具体要求,尽量展现真实的自己,港大录取其实很“人性化”。别老盯着别人有多高分,自己没准备好,机会也不会来。写推荐信、准备面试、语言成绩都可以一点点攻克。
给想申请港大的你一些大白话建议
千万别拖,港大的申请材料越早准备越从容。托福或雅思分数抓紧时间考,别想着临近申请才猛刷。面试其实就是让你聊聊自己,没必要紧张,像跟朋友聊天那样。材料准备别只想着能“糊弄”过去,真诚和细节很重要。还有,别怕问学长学姐,咱们留学路上都是过来人,帮你一把是应该的。港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Offer,努力加准备,梦想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