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必看!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最新提醒:警惕电信诈骗陷阱

puppy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提醒留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尤其是冒充使馆或学校工作人员的电话。遇可疑信息应通过官网核实身份,切勿轻信陌生来电或随意转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一旦发现诈骗迹象,应及时报警并联系使馆求助,防止财产和信息损失。

步骤 注意点
识别可疑电话或信息 不轻信陌生来电,特别是自称大使馆或学校的
核实身份 直接用官网电话或邮件联系相关机构确认
不要轻易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保护护照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遇到疑似诈骗及时报警 联系当地警方和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求助

留学生必看!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最新提醒:警惕电信诈骗陷阱

你知道吗?最近有个事儿在挪威留学生圈里闹得挺凶。咱们一个在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读书的朋友,接到一个自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护照出了问题,要马上缴纳罚款。结果他差点把钱转过去,幸好后来想起跟宿舍的我聊了聊,才没上当。这事儿真不是吓唬你,电信诈骗特别针对我们留学生,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刚刚独自在国外打拼的新鲜人。

电信诈骗为什么盯上留学生?

你想啊,留学生刚来,语言不太顺畅,对当地政策不熟悉,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大使馆或学校帮忙。骗子们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冒充官方人员,制造紧张氛围,逼你快快转账。比如美国纽约大学(NYU)就有不少学生收到类似短信,说签证过期要缴罚款,搞得学生一头雾水。其实大使馆不会突然通过电话催你缴费,任何官方通知都会有正式邮件和公告,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怎么判断电话是不是骗子?

举个例子,咱们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小刘,有天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使馆工作人员,说他涉嫌洗钱,要马上配合调查。小刘当时有点慌,结果他马上想起校园公众号上大使馆发布的提醒,决定先挂了电话再找官方确认。你们知道吗,正规使馆打电话不会催你马上转账,也不会威胁你。你只要直接打大使馆官网的电话或者发邮件去确认,一般就能识破骗子。

骗子都用啥套路骗钱?

比如我一个认识的朋友,他申请了一份挪威的实习,突然收到电话说他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要求他马上支付“安全保证金”才能继续实习。其实这个“保证金”就是骗局。骗子会编很多理由,比如说你违反了移民法规、或者你的银行账户被冻结,要你按指示操作才能“解封”。记住,这些都是骗人的,正规手续不会让你随便打钱给陌生人。

电信诈骗不仅是转账,还有盗用信息

最近有个案例特别严重,赫尔辛基经济学院的学生小张被盗用信息。骗子假装学校IT部门,让他提供校园网络账号密码,说是检查系统安全。结果小张信息被盗,导致校园账号被黑,还影响了他的GPA(GPA就是平均成绩点数,衡量学习表现的数字)。所以除了钱,大家的个人资料也要保护好,别随便告诉别人密码、身份证号、护照号这些东西。

遇到疑似诈骗,别害怕,马上行动

别觉得报案麻烦或者不好意思。挪威警察局对诈骗案件特别重视,咱们留学生遇到任何可疑情况,一定要立刻报警。还有,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也会提供帮助,他们会告诉你下一步怎么做。比如去年挪威科技大学(NTNU)有个留学生就因为及时报警,避免了大额损失。大使馆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都会发布最新诈骗提醒,记得多关注,防范意识不能松懈。

留学生活不容易,别让骗子偷走你的努力

说到底,咱们留学生在国外各种适应都挺难的,语言、文化、学习压力都够呛,钱没了、信用被毁,心理打击特别大。大家记得,任何时候遇到要求你立刻转钱或者提供敏感信息的,先停下,和朋友聊聊,找大使馆确认。像准备TOEFL(托福考试,测试英语能力)或者申请学校时,那种官方邮件你也要仔细核实。留学路上多点警惕,才能少走弯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

最后,几个超实用的小建议给大家

出门在外,手机里一定要保存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的官方联系方式,出现任何疑问第一时间联系他们。收到陌生电话或者短信,不要慌,不要急着操作,先问问身边靠谱的朋友或者留学生群里的前辈。每年两次的GPA也很重要,别让诈骗影响你的签证续签或者奖学金申请。最重要的是,咱们都是一群很努力的留学人,别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保护好自己才能安心学业、开心生活!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