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准备语言能力 | 根据学校要求准备JLPT(日语能力测试)N2或N1等级 |
申请学校时提交成绩 | 大部分学校看重JLPT成绩,有些还要看托福(TOEFL)等英语成绩 |
入学后语言适应 | 课堂上用日语交流,生活中也要尽量多说日语 |
提升专业日语 | 理工科、商科等不同专业需要掌握不同的专业词汇 |
刚到日本留学那会儿,我还记得去便利店买东西,听不懂店员说啥,尴尬到不行。旁边的日本人都聊得欢快,我心里那个羡慕啊。那时我才意识到,日语水平到底多重要,直接影响生活和学习。后来慢慢适应了,也发现不同学校和专业对日语要求真心不一样。今天跟你们唠唠,留学日本,日语到底要到啥水平,才能既不尴尬又能学得顺畅。
日语等级考试JLPT是敲门砖,N2差不多是基本线
在日本申请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大多数学校都会要求你提交JLPT成绩,JLPT就是日语能力测试,分N5到N1,N1最高。像我申请东京大学时,要求至少N2,相当于能听懂一般的新闻和能用日语交流日常生活。东京外国语大学则倾向要N1,毕竟语言专业嘛,标准更高。N2通过后,日常学习没太大问题,图书馆资料也能看懂大部分,但专业课开始就感觉有点吃力了。
专业不同,日语要求差别大,工科和商科不能一概而论
我室友在大阪大学学机械工程,他说工科专业有些课会用日文教材,里面好多专业词汇特别绕,光学、热力学啥的,好在教授偶尔讲英语,能稍微弥补。相比之下,另一个朋友在早稻田大学读商科,他们课上讨论多,教授喜欢让学生用日语发言,N2水平刚刚够用,想表现好就得多背生词。反正专业词汇一定不能忽视,不能光靠会话水平。
申请时学校看重的不止JLPT,有些还要英语成绩
日本的留学申请不是光靠日语成绩,有些学校还要你提交GPA(平均成绩点,衡量你大学成绩的标准)和托福(TOEFL,英语水平测试)成绩。比如庆应义塾大学的国际课程就要求托福成绩达到80分以上,日语水平也要达到N2以上。全英语项目多,但如果你选的是纯日语授课专业,至少JLPT得过关,俩语言都能出成绩更稳妥。
入学后,课堂交流和生活用语更考验真实水平
我刚进学校时,听懂教授讲课勉强,做笔记更难。一次期中考试,教授突然用日语问问题,我反应慢了差点挂科。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的语言交流会,跟日本同学多聊天,平时也尽量用日语表达,口语进步快了不少。生活中,买东西、问路、申请各种证件,全靠日语,慢慢就适应了。你能想象,日语不够,连去医院看病都成难题。
多积累专业词汇,才能跟上专业课节奏
我发现,光掌握一般日语还不够,得针对自己专业专门积累词汇。比如理工科学生,可以买那种带注释的日文专业书,边看边查词典。我朋友在北海道大学读生物学,每天背生物专业词汇表,听实验汇报时不再一头雾水。文科生也一样,学法律、历史的词汇都得记,考试时才能答得漂亮。
自学和学校语言支持结合,效果更好
其实很多学校都有语言支持班,东京大学就有日语强化课程,专门帮语言不过关的学生补习。我的一个学妹就是靠这种班,从N3进步到N2,最后顺利毕业。自己在外面买教材、看日剧、跟日本朋友聊天,和学校课程结合起来,效果倍增。千万别觉得学校语言班是“补习班”,那是帮你站稳脚跟的宝藏资源。
面试环节,日语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录取机会
很多日本大学的留学生面试都用日语,有的还要自我介绍和问答环节。我当初参加明治大学的面试,N2刚过,表达还算流利,面试官对我印象不错。听说有些同学因为日语不够流畅,表达结结巴巴,最后错失机会。所以临场表现很重要,别光靠笔试成绩,日常练习口语和思考日语能力必不可少。
申请奖学金,日语水平有时是重要参考
日本政府和各大学的奖学金申请,往往也会看你的日语能力。举个例子,文部科学省奖学金(MEXT)虽然不限专业,但很多申请者日语必须达到N2甚至N1,才有竞争力。学校奖学金也类似,语言好,能积极参加活动,老师印象分自然高。良好的日语能力会帮你省去很多后顾之忧,也让生活更顺畅。
最后一点:日语能力是打开日本留学生活的钥匙
说到底,日语水平不只是为了考试和申请,更是你在日本能不能自在生活的关键。就算英语水平再高,日常生活还是得靠日语。只有语言流利了,才能认识更多朋友,了解更多文化,学习才能更轻松。别怕麻烦,多花时间练习,这比什么都值。说到底,语言能帮你少走弯路,多享受留学生活,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