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申请准备 | GPA(平均成绩)和TOEFL(英语考试)分数要过线 |
选专业和课程 | 了解课程设置,和未来职业规划对齐 |
申请材料准备 | 推荐信、个人陈述写得真诚有料 |
面试和沟通 | 提前准备,表现出对计算机科学的热情 |
签证和财务安排 | 准备证明材料,避免签证被拒 |
深度揭秘|马来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留学全攻略
记得我刚决定去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简称UM)读计算机科学硕士的时候,心里那个忐忑啊。周围朋友有的说去英美读最靠谱,有的说东南亚性价比高又有发展,搞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后来跟学长学姐聊了,好多实打实的干货才让我安心。其实,想搞定UM的计算机科学硕士,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今天就像跟你在宿舍唠嗑一样,给你扒一扒申请、生活、学习的那些事,保准你看完想马上行动。
GPA和TOEFL真的不能马虎,别被硬性条件卡住
你知道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申请计算机硕士,GPA一般要求是3.0(满分4.0)以上吗?UM其实也差不多,官方要求是2.75以上,但如果你GPA低于这个,录取基本很难。GPA就是你的平均成绩,体现你大学的学习水平。再说TOEFL,全称是托福考试,证明你英语水平。UM一般要求至少79分,跟美国很多学校比起来不算太高,但你别以为拿到分数就万事大吉,分数太低会影响你写作和口语的录取印象。
我一个朋友本科学校GPA只有2.6,但他英语超好,TOEFL考了95分,后来靠着丰富的实习经验和项目经历打动了招生老师,成功逆袭录取。你看,虽然硬性条件是门槛,软实力往往能帮你加分。所以不要光盯着分数,语言和项目经验都重要。
选专业别只看名称,课程设置才是关键
马来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下设几个方向,比如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网络安全。你别光看“计算机科学”三个字,详细看看课程安排。比如UM的人工智能方向,课程里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还能接触一些实际项目。跟NYU(纽约大学)比,UM课程更侧重实际应用,学费也友好得多。
我认识另外一个留学生,原本想去新加坡读计算机硕士,后来发现UM的网络安全课程更全面,教授也很有名,最终选择了UM。学完之后,他去了一家本地IT公司,薪资起点很满意。你可以先想想自己未来想做啥,选择课程和方向时一定要结合职业规划。
推荐信和个人陈述别敷衍,讲故事比吹牛靠谱
申请材料里,推荐信和个人陈述往往是能让你脱颖而出的关键。别以为写几句“XX同学学习认真,能力强”就完事了。比如我的一个学长推荐信是他本科导师写的,详细说他在一个大数据项目里是怎么解决难题的,导师还专门举了个他用Python优化算法的例子,特别具体。
个人陈述也是,跟面试差不多,是你跟学校“面对面”的机会。你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计算机,有没有特别喜欢的领域,为什么选UM,未来怎么规划。别光写自己有多厉害,写点真实的故事、遇到的挫折和突破,招生官会觉得你很靠谱。我见过一个申请NYU的学生,个人陈述写得非常生活化,讲了自己参加编程比赛的心路历程,结果拿到面试机会,得到了录取。
面试其实不难,重点是表现出你对专业的热情
有些学校,包括UM,会安排面试环节。很多人怕得要死,其实就是跟你聊聊专业兴趣、学习计划,有时还会问你本科做过什么项目。像我朋友当年面试UM,他提前准备了几个项目的介绍和一些技术细节,面试官特别喜欢他对人工智能的热爱,最后顺利通过。
说说准备技巧吧,比如问你“为什么选计算机科学”,你可以讲自己对算法有兴趣,喜欢解决问题;“未来规划是什么”,说想往数据科学或人工智能方向深造。别答得太书面,像跟朋友聊,真诚自然就好。如果你本科没啥项目,也没关系,表达出学习的热情和规划一样能赢得青睐。
签证和财务证明别等到最后一刻再准备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签证就是大头。你知道吗,马来西亚学生签证对财务证明要求挺细的,要证明你有足够的钱支持学费和生活费。像我一个学弟,财务证明准备不足,签证被退回来,耽误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开学时间。
建议你早点准备好银行流水、存款证明和奖学金文件。马来西亚政府网站上都有详细清单,缺一不可。另外,签证面试时你要自信,说明去UM是为了专业学习,有清晰规划,目的是学成回国或在当地就业。别紧张,真实回答就行。
生活成本和住宿,选对地方生活才舒适
马来西亚生活成本比欧美低太多,但吉隆坡这边也有高档区和普通区。UM附近有几个学生宿舍,价格便宜、环境还不错,我一朋友住了整整两年,都说方便又安全。你如果预算充足,也可以找校外公寓,环境更自由,离购物中心、地铁近。
生活费方面,每个月1500-2000马币(差不多2500-3500人民币)基本够用,包吃包住的话更省。你要提前算好预算,别一到马来西亚就被房租和生活费压得喘不过气。还要留点钱应急,比如突发医疗或者旅游。
校内资源别浪费,UM的实验室和项目超给力
UM的计算机科学系实验室特别多,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软件工程方向都有。我朋友上学期参与了一个和马来西亚本地企业合作的大数据项目,既锻炼技术,也积累了职场经验。学校还经常举办讲座和Hackathon,机会很多。
我建议你一到学校就多留意这些活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