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申请前准备 | 托福(TOEFL)成绩至少90分,GPA(平均绩点)3.0以上 |
选课策略 | 结合兴趣和就业前景,关注课程评价 |
课外实践 | 参与学校教育相关社团和实习机会 |
时间管理 | 制定周计划,留出足够写论文时间 |
刚到伦敦大学学院(UCL)的那段时间,我特别迷茫。教育学这专业听起来很宽泛,怎么才能不被大量的阅读材料和各种论文打败呢?后来,和一个在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学的朋友聊天,她跟我分享了不少实战经验,感觉特别接地气。其实,留学不是一味埋头苦读,方法很重要,这篇文章就像跟大家闲聊一样,把我和朋友们的真实故事告诉你,帮你在UCL教育学路上少走弯路。
托福和GPA别光追高分,要懂得目标对口
申请UCL教育学系,托福(TOEFL)成绩通常要求在90分以上,GPA(平均绩点)也得在3.0左右。但我的朋友小李,她申请NYU(纽约大学)教育学时,托福拿了100分,GPA却只有2.8。结果申请时被拒绝了。原因很简单,UCL和NYU其实更看重申请者对教育学的热情和相关经历,而不是单纯的分数。小李后来调整策略,参加了本地教育志愿者项目,写了详细的个人陈述,第二年申请成功了。所以,分数是门槛,但你得懂得提升自己和专业相关的软实力。
课表不要全靠别人,得自己摸索适合的节奏
我一开始选课完全跟着学长学姐推荐,结果发现课程难度和作业量不匹配我的学习习惯。后来,我朋友在UBC告诉我,他们学校鼓励学生结合兴趣和职业规划选课,不盲目追热门。她自己就选了“教育心理学”和“多元文化教育”,每门课程都安排了大量小组讨论和实地观察,这种实践感让我受益匪浅。UCL的教育学课程也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建议大家多参加seminar(研讨课)和tutorial(辅导课),这样能更主动掌握知识点。
不怕讲英文,社团和实习其实是提升口语的最好机会
很多留学生刚到伦敦都害怕口语不够好,不敢参加社团活动。我室友刚开学时口语才5分(雅思满分9分),但她参加了学校的“教育学学生协会”,还在附近的小学做志愿实习,和英国本地小朋友交流几小时,口语突飞猛进。这个实习经历还成了她申请实习岗位时的加分项。其实UCL和其他名校都鼓励学生利用校外资源去做教育相关的实践,别怕说错,慢慢来,语言和自信都会飞速提升。
论文写作别只靠翻译软件,学会用框架和批判性思维
写教育学论文时,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用翻译软件,结果结构乱七八糟。我有个朋友在曼大(曼彻斯特大学)读教育学,刚开始也是这样,收到导师批评后开始学用“PEEL”写作法(Point-论点、Evidence-证据、Explain-解释、Link-联系),论文质量立马提高。UCL的课程强调批判性思维,要求你不仅复述文献,还得分析不同观点的优缺点。建议大家多看英文原版文献,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作,写作中心导师也非常好,别害怕找他们聊聊。
时间管理其实就是玩命做计划,别贪多嚼不烂
我有个朋友在悉尼大学留学时,平时不做计划,考试周赶着熬夜写论文,搞得身心疲惫,分数也拉胯。后来他开始用手机App做周计划,把学习和生活分块安排,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写作业和预习课程内容。结果他下来学期成绩直线上升。UCL的教育学课程任务紧,平时小测验、阅读报告、论文接踵而至,建议你一定要提前了解课程大纲,抓紧时间,别到最后一刻才临时抱佛脚,那样压力太大影响发挥。
找学长学姐帮忙,别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
刚到伦敦的我,曾经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后来参加了学校的“Mentor Programme”,认识了一位已经毕业的教育学学长。他帮我梳理申请实习的步骤、推荐了靠谱的资料,还告诉我留学期间如何平衡学业和生活。其实,UCL和很多北美大学如UBC、NYU都有完善的学长学姐网络,愿意无私分享经验。一定要主动联系,没人会因为你问问题而烦恼,大家当年都过来过。
申请实习时别只是投简历,多准备面试和作品集
教育学领域很多实习机会不仅看简历,还会有面试和小论文任务。我朋友小王申请伦敦当地一所小学的教育助理职位时,除了简历,还准备了一篇自己做教育调研的小报告。面试中他讲得头头是道,成功拿到职位。UCL附近有不少校外实习和兼职机会,建议大家提早准备相关材料,模拟面试,多积累实际经验,这样毕业找工作时更有底气。
心理健康重要,别把压力憋在心里
留学生活压力大是常态,我室友在LSE读教育学时,忙到几乎崩溃,情绪一直低落。后来她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聊了几次,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成绩也稳了下来。UCL和很多大学都有免费的心理健康服务,千万不要害怕主动寻求帮助。保持好心态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毕竟留学是长跑,不是短跑。
多和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扩大视野
我在UCL认识了来自印度、尼日利亚、墨西哥的教育学同学,他们分享各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问题,感觉课堂内容更立体了。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世界观的丰富。比如UBC的教育学课程经常组织多元文化研讨会,NYU也有不少国际学生组织,非常适合大家开阔眼界。别只和中国同学待在一起,尽量多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会发现很多灵感和想法。
说到底,UCL教育学的成功经验不是教你拼命刷题,而是多角度提升自己。托福和GPA只是通行证,真正能撑起来的是你对教育的热爱和实践能力。别怕犯错,别怕慢,留学就是适应和成长。入学那会儿我还紧张到睡不着,后来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才觉得留学原来可以这么“轻松”和充实。你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