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找教授之前先准备充分 | 确认教授研究方向和自己兴趣匹配 |
写邮件要简洁且礼貌 | 避免长篇大论,突出重点 |
主动联系可能获得更多资源 | 教授忙,别因为没回信就沮丧 |
结合学校氛围决定联系频率 | 日本教授更看重耐心和礼貌 |
你知道吗?我在东京大学找教授的那个“尴尬”时刻
刚到东京大学的时候,我超级迷茫,不知道该不该主动去找教授。那时候看到宿舍里有些师兄师姐,成绩(GPA,平均成绩指标)还不错,TOEFL(托福考试,衡量英语水平)也高,也主动发信给自己感兴趣的教授,结果有的教授回了,有的石沉大海。我当时纠结了好久。其实,主动找教授这件事,关系到你研究方向的确定,还有拿奖学金、实习机会的可能。留学日本,不像国内那样信息那么透明,主动一点,往往能打开一扇门。
为什么主动找教授很重要?看看早稻田的学长怎么说
我有个朋友在早稻田大学读研究生,他说他一开始觉得教授离自己很远,怕打扰教授不敢轻易联系。结果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究介绍会,认识了几个教授,回去后主动发邮件,简单介绍自己的背景和兴趣。教授不仅回复了,还邀请他去实验室聊聊。通过这次接触,他后来拿到了一个课题助理的职位,既有收入又能积累经验。日本留学不像欧美那样强调盲目“自我推销”,但主动联系教授,特别是对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真的能帮你走得更顺。
主动联系教授前,准备功课不能少
说真的,我发现很多留学生认识到要主动找教授,却忽略了准备工作。比如我朋友在京都大学的经历,他一开始给教授发邮件,内容非常简单,“您好,我想和您做研究,麻烦回复。”结果没回应。后来,他花时间研究教授的近期论文和研究方向,邮件里具体提问某篇文章中的实验设计,还简单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和成绩单(GPA 3.8/4.0,托福100分),才收到回复。准备充分,能让教授觉得你真心想合作,而不是随便发邮件。
日本教授的工作方式和欧美有啥不一样?
如果你了解过加拿大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纽约大学(NYU),会发现那边教授可能更开放,学生主动去office hour(教授办公时间)或者发邮件联系非常常见。而在日本,教授通常会有比较固定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喜欢有耐心、尊重礼节的学生。比如,教授可能不会马上答复邮件,但不会忽视真正有诚意的学生。你只要保持礼貌,邮件简短且表达清楚自己的研究兴趣,教授一般都会给反馈。一个朋友在大阪大学的经历是,他每隔一两周发一封礼貌邮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教授最后邀请他加入科研团队。
别怕被拒绝,这其实是正常的
我很懂那种发邮件没回的心情。曾经有一次,我给一个教授写了三封邮件都没回应,心里难免失落。后来一个朋友说,教授太忙,没空回复不代表你不行。比如东京工业大学的学生们也有类似经历,他们建议你发完邮件后,去参加教授的公开讲座或者系里活动,面对面留下印象更好。拒绝是常态,多尝试几次,你会发现机会其实不少。别把这当成打击,换个角度看,是大家的正常过程。
要不要找教授,和你的留学目标有关
如果你只是想体验日本生活,学习语言,或者读专业课,不打算做研究,找教授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我认识一位在北海道大学读语言学校的同学,她主要想提升日语和文化理解,跟教授没多少直接联系。但如果你想申请奖学金、做毕业论文,或者未来想申请博士,这时候主动联系教授,争取导师认可是必须的。比如,东京大学的博士申请,导师推荐信非常重要,没主动联系过教授,想拿到推荐几乎是不可能的。
邮件写得像什么样?怎么开头更吸引人?
我帮朋友修改过好多封邮件,有人开头就写“教授您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想申请您实验室。”这种很普通。我建议大家可以这样开头:“尊敬的XX教授,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学生,最近阅读了您关于YY方向的论文,特别对ZZ实验设计感兴趣,想请教您一些问题。”这样一来,教授立马知道你有认真了解他们的研究,愿意深入交流。邮件尽量150字左右,重点突出自己的优势和问题,礼貌结尾。附上你的GPA和托福成绩,证明你学业实力,这样教授更有信心。
找教授不光是发邮件,参加学校活动其实更重要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日本大学会举办各种研究介绍会,或者新生茶话会,这些都是认识教授和师兄师姐的好机会。像我在筑波大学,就通过一次实验室开放日认识了未来的导师。当面交流比邮件有温度,也更容易留下印象。日本教授很看重“人品”和“态度”,你多参加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对研究的热情,很容易被认可。
如果没找到合适的教授,也别慌,重新规划也可以
有的同学发邮件没回,或者找了几个月都没进展,可能是研究方向没对口,也可能是时间节点不对。比如日本很多大学秋季入学,教授一般在夏天开始招学生,如果你冬天才开始联系,成功率会低一些。我的学姐在神户大学就是,没找到合适导师后,调整了研究方向,换了几个教授联系,最终进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实验室。留学是个过程,不必急于一时。
别忘了利用国际学生中心和学长学姐资源
日本很多大学都有国际学生中心,会提供找教授的指南和帮忙介绍教授。还有一些学长学姐会在微信群或Line群里分享联系方式和经验。比如我在早稻田大学,就通过学姐推荐,才主动联系了导师。学长学姐的提醒和帮忙,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邮件模板、沟通技巧都能借鉴。主动找教授不等于孤军奋战,善用身边资源,事半功倍。
我给你一句大白话建议:别等教授找你,自己先动手
其实要不要找教授,答案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主动去争取。日本留学不像国内高考那样步步都是固定流程,机会多半藏在你主动打开的门里。教授不会自动知道你是谁,也不会自动给你机会。你发一封真诚又有准备的邮件,参加一次活动,可能就改变了你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