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课程预习 | 提前了解课程大纲,重点章节先看一遍,省得跟不上节奏 |
积极参与课堂 | 多问问题、做笔记,教授很看重课堂表现 |
组队学习 | 找靠谱小伙伴一起讨论,互相补充知识盲点 |
合理安排作业 | 别拖到最后一刻,提前完成才能有时间检查修改 |
利用学校资源 | 图书馆、写作中心、辅导课都不要放过,好资源帮你提升不少 |
轻松拿高分,别让GPA吓到你
记得我刚到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听到别人说“GPA”就头大。GPA就是平均成绩点数,简单理解就是你所有课程分数的平均值,决定你能不能申请好研究生、奖学金啥的。刚开始我也怕难,后来发现拿高分其实没那么难,只要用对方法。比如UBC的某门课程,教授喜欢你参与讨论,平时作业占60%,期末才占40%,那你只要平时认真,期末考试压力就小多了。
TOEFL(托福)成绩只是敲门砖,口语写作别忽视
说实话,很多留学生拿到TOEFL分数后就放松了。托福是测试英语能力的考试,比如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四项。光有分数不代表你在课堂上顺利。多伦多大学就有不少同学口语不够好,答不上教授的问题,作业写得也不地道,结果成绩差。我的建议是平时多练口语,写作多找辅导老师帮修改,别光靠考试分数撑门面。
课前准备,搏一个“先人一步”的优势
埃德蒙顿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每次上课前都会先看课本和教授的PPT,甚至提前做点笔记。上课听起来就像复习,理解立马跟上,不用课后花大力气补课。你要知道,加拿大大学老师讲课速度挺快,尤其是UBC、麦吉尔大学这些名校,预习就是一个特别有效的“作弊”方式,能帮你更轻松拿分。
课中积极发言,教授眼中的“宝贝学生”
我在维多利亚大学选修了一门心理学课,教授很注重课堂互动。刚开始我也害羞不敢发言,但后来发现,课上主动问问题或回答,教授会给你额外加分,也会在期末评分时对你印象分好很多。别怕说错,每次发言都是给分机会。这个习惯,像是在课堂里给自己“踩点”,对GPA提升很有帮助。
组队学习,别人思路帮你“补盲”
蒙特利尔的朋友告诉我,期中考试前他们组了个4人小组,大家每人负责不同章节内容,相互讲解。结果考试时几乎考到了大家讲的内容,复习效率提升好几倍。尤其是加拿大的大学作业,经常需要团队项目,提前组成学习小组不仅能互相督促,也能让你更深入理解课程。
写作作业别拖,早交早改才稳妥
我在西蒙菲莎大学学写作,教授特别强调写作作业的“反复打磨”。很多留学生喜欢最后一刻才赶作业,结果没时间检查错别字、逻辑漏洞,分数自然不高。我试着提前一周开始写,完成后放一天再看,发现不少问题能及时改正。提前完成作业,给自己留出时间让作品更完美,成绩会有大提升。
别忘了利用学校资源,帮你事半功倍
很多留学生没意识到图书馆、写作中心、辅导班多重要。比如UBC图书馆不仅有丰富教材,还有专业的学习辅导和写作指导。每次作业写不顺或者论文格式搞不懂,我都会预约写作中心,老师帮我指出问题,还教我怎么改进。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省时省力,还让你成绩稳步上升。
和教授保持好关系,考试和项目都加分
多伦多大学的朋友分享,他每次考试前都会去教授办公室问问题,聊聊课程内容,教授对他印象特别好。后来期末项目分数出来,他居然拿到了额外的“参与奖励”分。加拿大教授更喜欢主动、积极的学生,课后找教授聊聊,能让你在评分上吃点小甜头。
时间管理就是王道,别把时间花在无谓的娱乐上
在加拿大自由氛围特别大,宿舍朋友经常晚上打游戏、看剧,我一开始也跟着玩,结果成绩滑坡。后来调整时间表,把学习和娱乐时间分清楚,每天定时完成任务。比如UBC的期末季我就每天按计划复习,哪怕只给自己留半小时放松,结果GPA大幅提升。时间管理就是帮你减压的神器,得花点心思学会。
大白话给你说,拿高分其实没那么难
说了这么多,其实拿高分就是用心和方法两个字。别怕课程难,别怕英语没那么溜,努力找对学习节奏和资源,慢慢你会发现,成绩稳稳地往上走。加拿大留学时间短,机会多,咱们得好好把握。想想以后申请奖学金、继续深造,GPA高手底下自然宽敞。别光想着玩,先把成绩稳住,才能玩得更开心。加油,咱们都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