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骤 | 注意点 |
|---|---|
| 锁定研究兴趣 | 导师的研究方向要和你兴趣高度匹配 |
| 查阅导师近年论文 | 了解导师最新研究动态,判断是否活跃 |
| 考察导师带过的学生 | 查看学生毕业去向,了解导师指导风格 |
| 联系导师沟通意向 | 邮件表达清晰,展示实力和兴趣,注意礼貌 |
| 了解实验室氛围 | 实验室文化关系学习效率和心情,别忽视 |
我有个朋友小李,申请美国某顶尖大学的博士。GPA(大学成绩平均分)和TOEFL(托福考试,测试英语水平)都很靠谱,结果没能进理想的实验室。后来发现,他选的导师虽然名气大,但不怎么带学生,也很忙。后悔莫及。博士路上,导师就像“领路人”,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几年可能都在挣扎。聊聊怎么精准挑导师,给你点实打实的经验。
找准研究方向,别盲目跟风
你去NYU(纽约大学)申请计算机博士,导师有N多个,研究方向五花八门。别光看名气,就图导师牛人背景。你得先明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还是计算机视觉?我以前辅导一个同学,他对机器学习特别感兴趣,后来锁定了IBM-UBC合作项目里的导师。因为导师最近在深度学习推荐系统上有大量公开论文,正契合他的兴趣。盲目申请太多导师,结果什么都没做成,浪费时间。
查导师最新论文,知道他到底在干啥
有些导师名气大,但几年没发新论文,这可能意味着他没咋搞研究,或者忙着拿项目不指导学生。你看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官网,导师都会有个人主页和Google Scholar链接,多翻翻他过去3年发表的论文。比如去年还发了三篇SCI(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说明他研究活跃,能给你带来新课题。这样你入组后才不会被冷落,项目跟不上节奏。
了解导师带过的学生,看看毕业生去向怎么样
导师带的学生毕业后去了哪?如果大多进入大公司或者当了教授,那说明导师培养挺靠谱。我认识个哥们,申请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导师,他去查导师过去带的学生,有的去了谷歌,有的拿到了很好的博士后机会。他当时就觉得这导师靠谱。另外,别忘了问问在读学生的感受,比如微信或者Reddit上找实验室的群,看看大家日常咋样。导师太严厉或者不闻不问都不好。
给导师发邮件要专业又真诚
我帮一个朋友写邮件联系哈佛大学的导师,邮件里她介绍了自己的GPA(3.8/4.0,挺高的),托福成绩(110分,满分120),还有本科的科研经历,最后说明了自己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匹配。邮件别写太长,也别太短,要让导师一眼看出你有诚意和实力。还要记得礼貌,别催促导师回复,毕竟人家忙着申请和项目。对方没回,可以发一封简短的跟进邮件。
提前了解实验室氛围,别被“氛围差”累垮
实验室氛围很关键。像MIT的一些理工科实验室,竞争特别激烈,大家都超拼,有时压力会很大。你得考虑你适应什么样的环境。曾有同学去了某知名大学,实验室人际关系紧张,天天加班,心情很差,最后半年就打算换实验室。你可以看看导师的社交媒体,或者找实验室群聊问问,了解下大家的工作节奏和相处模式。毕竟博士是条长路,舒服的氛围能帮你坚持下来。
选导师不是一锤子买卖,申请时多渠道了解
你可以在Lxs.net论坛发帖,问问学长学姐对某个导师的评价,也可以参加学校的线上介绍会。现在很多美国大学都会开线上Q&A,导师会介绍研究内容,也能直接交流。多听多看,别只凭一面之词做决定。别忘了,美国的很多博士项目是跟导师签约的,选错了可能要花很大力气换导师,甚至影响毕业时间。
学会利用学校资源,主动争取面试机会
部分学校会给博士申请者安排和导师的视频面试,像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都有类似流程。面试前,一定要准备好自己的科研经历,清楚表达自己对导师研究的理解和兴趣。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个朋友,面试时详细提到他本科做过的项目和导师发表的论文内容,导师当场很满意,录取就稳了。主动争取面试机会,可以让你和导师直接交流,感受彼此合不合。
不要只盯着名校,合适比名校重要
大家都想进哈佛、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名校,但有些二线学校导师可能更适合你。拿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来说,他们有些导师虽然名气没那么大,但对学生非常负责,项目也很有趣。我以前辅导的学生在UCLA找到了心仪导师,项目也很前沿,最后学得很开心。踏踏实实找到合适的导师,比光看学校排名强多了。
导师的项目经费和资源也很关键
导师有没有充足的项目经费很重要,会影响你的课题和能不能发论文。比如我朋友申请了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位导师,发现导师有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验室设备齐全,还有多名博士后,说明经费和资源都挺充足。你以后做课题能跟上最新技术,也更能拿到国际会议的机会。没经费的导师,学生可能得自己想办法挣钱,压力大。
留美政策变动快,导师的国际学生指导经验不能少
美国留学政策近年变化不少,导师懂不懂国际学生情况极其重要。比如OPT(毕业后实习许可)和H-1B签证政策,导师能帮你规划实习和科研,有些还会提供校内RA(研究助理)职位,保证经济稳妥。我知道在NYU有导师,专门带国际学生,熟悉各种签证政策,能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找导师前,可以问问他带过多少国际学生,经验越丰富越好。
话说回来,挑导师其实就是挑一个“人生伙伴”,你们得合得来,研究方向对口,还得有合作的火花。别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