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留美留学到底值不值得?一位留学生的真实分享

puppy

疫情期间留学生活受限,线上课程替代线下教学,影响学业体验和GPA波动。签证与入境政策频繁调整,需密切关注使领馆最新规定,避免延误。实习岗位减少,职业规划需更主动。生活成本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需全面权衡。

步骤 注意点
考虑疫情对留学生活的影响 了解线上课程体验和校园资源限制
核实签证与入境政策的变化 关注美国使领馆最新政策,防止延误
评估学业和职业发展机会 结合GPA(平均成绩点数)和实习机会做主
权衡生活成本和安全健康问题 算清每天开销,别忽略心理健康

那会儿我还记得,2020年刚疫情爆发的时候,咱们宿舍几个准备去美国留学的朋友全炸锅了。大家都在问:疫情这么严重,留美到底值不值?我当时也很纠结,怕浪费时间和钱,怕不能体验完整的留学生活。后来亲身经历了两年疫情下的留学生活,给你们分享点真实感受,帮你们少走弯路。

校园封闭,网课成了“标配”——学业体验到底差不差?

我在纽约大学(NYU)读书,刚进校的时候,图书馆、教室都没开放,课程全线上。你想象那种情况,一门本来很实操的课程,老师只能在Zoom上演示,学生只能发聊天框提问,缺了面对面讨论的氛围。老师们为了适应,也改了考核方式,重视平时作业和参与度。

比如说GPA,也就是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点数,因为线下实验和小组合作机会少,很多同学GPA出现波动。但对我来说,线上课程也锻炼了自律能力,每天自己安排时间去看视频、做笔记,感受和传统课堂不一样。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也有类似情况,他们开了不少线上讨论课,虽然少了面对面互动,但提高了参与门槛,挺公平。

签证和入境政策大变样,留学梦别被政策卡住

当时美国对留学生签证政策一改再改,搞得大家心慌慌。疫情初期,很多学校要求线下课才能拿签证I-20表,但后来疫情严重,学校不得不调整政策。比如NYU和加州大学系统(UCSF、UCLA等)都发布了支持线上学习的灵活政策,让部分课程线上完成也能保住身份。

我身边有同学因为签证延迟,入境推迟了几个月,错过了开学,学习计划被打乱。后来使馆慢慢恢复面签,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预约,准备好托福(TOEFL,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录取通知,别留到最后一刻才办。疫情下,弄清楚最新政策比平时更重要。

实习难找,职业规划要更加主动

美国疫情期间不少公司缩减实习岗位,尤其是科技和金融行业的线下实习都取消了。我认识的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商科的朋友,去年打电话投了几十家公司,最后只拿到两个线上实习机会。虽然线上实习灵活,但体验感和人脉积累远不如线下。

有一次我参加NYU校友线上分享会,认识了几个在疫情期间跳槽成功的学长,他们建议多利用LinkedIn和学校职业中心资源,提前准备面试,保持沟通。GPA虽然重要,但疫情期间更多公司看重实际能力和项目经验。建议你们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积极参加线上hackathon和项目,增加竞争力。

生活成本和心理健康,别忽略这两个“大头”

疫情让生活成本变得更加复杂。纽约的房租没下降,超市物价还涨了,口罩、消毒用品天天买。朋友在UBC的温哥华,那边虽然疫情管控严格,但生活费用也没少。很多同学被隔离、不能社交,心理压力山大。

我自己也有段时间焦虑,毕竟不在家,远离亲人,又不能随便约朋友出去透透气。幸亏学校开设了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和辅导员聊了几次,才慢慢调整心态。大家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疫情期间社交少了,更要主动找人聊聊,或者参加线上兴趣社群。

疫情下留美到底值不值?看你怎么规划和调整

疫情改变了传统留学模式,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如果你觉得美国的教育资源、专业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对你特别重要,那这段经历绝对值得。就像我,虽然不能天天去图书馆,但借此机会锻炼了自控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实习机会少了,但我开了更多线上项目,积累了不一样的经验。

如果你选择留美,建议提前了解学校疫情政策,关注签证和入境信息,准备好线上学习的心态。学业和生活都得灵活应对,别怕麻烦,主动找资源和帮助。还要算清楚预算,做好心理建设,别让自己孤军奋战。疫情结束后,大家经历过这段特殊时期,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绝对会更强。

你看,留学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路,疫情只是加了点“辣椒粉”。但只要你愿意去应对、不放弃,收获肯定是实打实的。别把留学想得太理想化,也别因为疫情就轻易放弃梦想。走一步看一步,早准备早行动,机会还是很多的。


puppy

留学雅思

84179 Blog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