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选专业 | 结合兴趣和就业,别盲目追热门 |
申请材料 | GPA和托福分数(TOEFL,英语水平考试)要达标 |
了解课业压力 | 管理大学功课其实挺紧张,得提前适应节奏 |
实习&签证 | 积极争取校内外实习机会,了解学生准证规则 |
寝室里的那场“新加坡管理大学”大吐槽
记得刚开始聊留学目标的时候,宿舍的小伙伴们都把UBC(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NYU(纽约大学)挂在嘴边。可我总是忍不住说:“你们有没有听过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它其实特别适合我们亚洲学生。”当时大家都好奇,毕竟新加坡这个地儿既国际又接地气,学费还没那么吓人。后来我在SMU读了一年,才明白它真的很适合想找轻松氛围又想锻炼实战能力的留学生。跟你唠唠我这些实打实的体验,给想往新加坡留学的朋友一个靠谱参考。
申请SMU的门槛并不“高不可攀”
拿我朋友Anna举例吧,她申请的时候GPA(平均成绩,Grade Point Average)大概是3.5,托福(TOEFL,英语水平考试)是100分左右,基本符合了SMU的标准。相比起美国那些顶尖院校,门槛没那么吓人。SMU看重综合素质,不光是成绩,还要面试表现和课外活动。Anna面试的时候被问到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也算是对我们软实力的考察。她后来顺利拿到了Offer,感觉比申请妈妈口中的“藤校”轻松多了。
课程设计很“接地气”,不是死记硬背
在UBC我旁边的同学常抱怨“功课太理论”,但SMU的朋友告诉我他们课上很多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比如有个Marketing课程,不是单纯讲公式,而是让你去做真实公司的市场调研。我的一位学长还说,他在SMU学会了怎么写商业计划,感觉实用技能蹭蹭上涨。老师们也很开放,课后可以约谈讨论,完全不像国内那种只给分不交流的模式。整体来说,压力有,但更注重培养实际能力。
新加坡多元文化氛围超nice
我朋友Jack在NYU学艺术,常说纽约人的文化交流很丰富,但有时候太大城市反而让人孤单。SMU的国际学生比例虽然没那么高,但多元文化交融很自然。因为新加坡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混居,校园里各种文化节和社团活动层出不穷。Jack的同学小林是马来西亚来的,大家还一起参加过新年庙会活动,感觉像小型联合国。对刚来留学、想快速融入的人来说,这种环境特别暖心。
实习机会资源丰富,助力未来就业
隔壁宿舍的晓芳是金融专业的,去年暑假拿到了新加坡本地一大银行的实习机会。SMU有专门的Career Services,帮学生对接企业实习岗位。还有导师制度,学长学姐会分享找实习的经验。其实,留学生最怕的就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但SMU毕业生在新加坡的就业率相当不错。签证政策也支持实习,留学生可以申请PEP(Post-Study Work Pass,毕业后工作签证)至少6个月的延长,方便积累工作经验。
生活成本别被吓到,找对方式还能省不少
很多人听说新加坡贵,打退堂鼓。其实我第一年住校内宿舍,每个月花费比我在伦敦那会少不少。学长告诉我,自己做饭和用校园巴士能省下不少钱。市区有超市和熟食中心,吃饭性价比超高。买东西时利用学生折扣卡,像书店、餐馆都有优惠。而且SMU经常组织各种免费讲座和活动,娱乐生活不花钱。只要你合理规划,生活成本并没有想象中大山那么高。
课外社团和活动让人不再孤单
回想起我在NYU的时光,参加社团不容易,竞争激烈。SMU的学生社团很活跃,种类丰富,有创业社、辩论队、公益组织等。我的朋友小妮加入了创业社,不但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参加了新加坡创业大赛,获得投资。课外活动不光能缓解压力,还能锻炼领导力,这对以后找工作超有帮助。身边有伙伴陪伴,留学生活自然更有滋味。
考试和GPA压力其实看你怎么调节
一听到GPA,很多人就紧张。其实SMU的评分不像国内那样死板。老师会根据平时表现、项目作业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分。我的一个学长说,做好平时作业和小组报告,期末考试压力会小很多。有人说托福成绩不够?别急,新加坡管理大学还接受IELTS(另一种英语考试),有条件的还可以先读语言课程。调整好心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GPA就稳稳的。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势不可忽视
说实话,新加坡地处亚洲心脏地带,出行方便。我的朋友从香港来的,利用假期飞去泰国、马来西亚玩,机票便宜又方便。SMU的课程安排也考虑到国际学生假期需求,给了足够时间安排旅行或者回家探亲。相比在美国或加拿大那种跨洋旅行,新加坡的地理优势很明显。对爱旅游的留学生来说,真的是“学业+生活”两不误。
实用大白话建议,别等了,行动起来
说那么多,和你讲这些,就是想告诉你别被“留学门槛高”“生活贵”吓到。SMU在新加坡这块宝地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既能学知识又能锻炼能力的环境。申请也没那么复杂,适合咱们这种想稳扎稳打、想快点融入社会的学生。你要是还徘徊不定,赶紧开始准备材料,联系学长学姐,别磨蹭。到了那边,没事多参加社团,利用校内资源,生活和学业都能顺顺利利。留学这条路,其实就是多走几步,多问几个问题,机会自然来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