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 | 不同学校对GMAT分数要求不同,提前查清楚,别盲目刷分 |
设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 留学生活忙,时间紧,计划一定要具体且有弹性 |
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 | 官方材料结合口碑好的辅导书,别陷入买买买陷阱 |
坚持每天练习与复习 | 每天哪怕1小时,慢慢积累比突击更有效 |
调整心态,避免焦虑和拖延 | 遇到瓶颈别慌,和朋友一起互相监督更有动力 |
记得我刚来UBC的时候,有天晚上跟舍友聊起GMAT备考,大家都说“太难坚持了”,但其实没人说清楚到底哪个环节最难。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知道GPA(平均成绩点数)和TOEFL(托福英语考试)都在线,为什么GMAT(研究生管理类入学考试)就是这么让人头疼?其实,GMAT备考对留学生来说难坚持,不只是题目难,更是生活、心态、时间管理的综合挑战。今天咱们就像朋友聊天一样,扒一扒这GMAT备考到底有多难坚持,帮你早点摸清套路,不再走弯路。
学习和生活的夹缝里,GMAT怎么排第一?
我有个朋友在NYU读本科,准备申请商学院。他GPA和托福都还不错,但GMAT备考就像每天背着大石头。留学生生活本身就忙,课程作业、兼职、社交活动都占时间。GMAT考试分四部分,数学、语文、写作和综合推理,每部分都要练,还得搭配练习题、模拟考试。朋友说,有时候刚学习完专业课,脑子已经疲惫,想复习GMAT都难静下心。特别是数学部分,很多留学生基础没那么扎实,复习时感觉像“被卡住”,坚持几天后就想放弃。
目标学校的要求让备考压力翻倍
我认识的一个小伙伴申请UBC的商学院,他们对GMAT分数要求很高,往往需要700+。这个分数对很多人来说不容易。还记得他报名的考试,考前一个月开始每天刷题,但压力大到晚上睡不着,最后考试发挥不理想。后来他调整策略,找了个小组一起备考,每天互相督促,交流解题思路,慢慢坚持下来,成绩才有了突破。其实,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备考节奏,能有效减轻心理负担。盲目冲刺只会让人累垮。
备考资料多如牛毛,选错资料浪费时间
GMAT资源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从官方指南到各种网课、辅导书一大堆。刚开始我也像无头苍蝇一样,买了好几套资料,结果大部分都没用上。后来朋友推荐官方的《GMAT官方指南》和Magoosh的网课,结合做真题,效果明显好很多。留学生尤其要注意,别因为想快速提分而购买各种“速成班”,反而分散了时间和精力。靠谱的资料+坚持练习,胜过花钱买“神奇秘籍”。
时间管理是最大难题,尤其是在读书和工作间
不少留学生一边上课一边打工,时间紧张到爆炸。我朋友在多伦多读书,还要做家教维持生活费,GMAT练习只能挤在晚上。刚开始他每天想刷3小时,结果坚持不了,压力大到想放弃。后来他调整计划,利用零碎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后背单词,午休时刷题,晚上做模拟考试,慢慢把备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毕竟GMAT不是短跑,是马拉松,时间安排得好,才能持续走下去。
心态崩了?其实坚持背后藏着秘密武器
备考中期,很多人都会遇到瓶颈,分数停滞不前,自己打击自己。我一个同学当时连续模拟考试分数没提升,情绪低落,差点放弃。后来他发现,和朋友一起复习互相激励特别管用。大家一起模拟考试,讨论错题,分享复习心得,气氛轻松,备考也变得没那么枯燥了。心态调整很关键,别让负面情绪吞噬你的努力。适当放松,找对方法,GMAT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政策变化影响备考节奏,灵活应对很重要
最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学校调整了GMAT的申请要求,有的甚至允许免考或用GRE代替。比如部分美国高校为了方便申请,降低了硬性GMAT分数要求,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放松。很多顶尖商学院依旧很看重GMAT成绩,申请竞争依然激烈。留学生要时刻关注目标院校的最新政策,别等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准备不足。灵活应对政策变化,合理调整备考计划,才能在申请季抢占先机。
大白话给你个建议,GMAT坚持没那么难
说真的,GMAT备考难坚持主要是因为留学生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时间碎片化又压力大。别怕,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别想着一天刷十小时,哪怕每天坚持一小时,慢慢积累。找几个一起备考的朋友,互相监督,刷题时多交流,心态轻松了,坚持自然容易。别让心情拖了后腿,备考只是人生一小段路,熬过去你会感谢自己的。记住,GMAT不是用来吓唬人的,是给你打开留学大门的钥匙,咱们都能拿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