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准备行李 | 根据季节带合适衣物,别忘带转换插头 |
找住宿 | 优先校内宿舍,预算和距离都要考虑 |
办理手机卡 | 选流量合适的套餐,比较大牌运营商和小众 |
适应饮食 | 学做简单家常菜,尝试本地超市新品种 |
了解学校政策 | 比如UBC的课程加退选时间、NYU的学期安排 |
搬到加拿大那会儿,真是又兴奋又慌张
我刚到UBC的时候,拖着大箱子走出机场,心里既期待又紧张。旁边的朋友早早适应了校园生活,还帮我指路。你知道吗,适应一个新国家和学校,不光是学业,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得慢慢摸索。比如,第一次买公交卡,第一次在超市买菜,甚至怎么跟邻居打招呼。留学不是光靠成绩,生活也得跟上,否则头大得很。
找住宿别着急,校内宿舍方便又安全
我住UBC校内宿舍,离教室走路10分钟,省了好多交通费。校内的宿舍里通常会安排学长学姐带新生,能认识很多朋友。加拿大气候冷,宿舍暖气足,冬天回到房间特舒服。外面租房的话,温哥华房租贵又难找。宿舍虽然价格稍高点,但安全、方便、社交资源多,特别适合刚到的新生慢慢适应环境。
手机卡选对了,生活方便多了
到加拿大一定要先办手机卡,离开机场别急着买。比如我在温哥华,比较了Telus、Rogers和Fido,最后选了Fido的学生套餐,流量够用,网速还快。买SIM卡时,带上护照和学生证,店员都很靠谱。手机能上网,导航、查公交、联系朋友都方便,别小看这一步,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学会自己做饭,省钱又健康
刚开始我天天吃快餐,钱包很快瘪了。后来朋友介绍我去Costco买食材,一次买大包装,分着吃很划算。加拿大超市蔬菜和肉类新鲜,自己做饭还能按口味调节。简单的炒菜、煮面条都能学会,我还学会做中式炒饭,室友们都夸好吃。留学生活不光学习,吃好点儿,身体才有劲儿。
了解学校的学业安排,别错过关键时间点
UBC的学期一般分秋季和冬季两部分,课程加退选有严格时间。比如加课截止日过了,就很难换课了。系统里GPA(平均成绩点数,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和TOEFL(托福考试,评估英语水平)成绩都要认真关注。还有NYU这样的学校,学期可能稍有不同,提早知道日程能让你学业不慌张。多花点时间了解这些细节,学起来更顺手。
适应气候,衣服准备不能少
加拿大冬天冷得让人想回家,特别是温哥华虽然不太冷,但风大湿冷。来之前多带几件保暖衣服,羽绒服、手套、围巾必备。UBC的朋友告诉我,最好带双防滑鞋,冬天路滑很常见。夏天短暂但也会热,薄外套和雨具也不能少。准备得充分,天气变化不慌不忙,生活才舒坦。
利用学校资源,别等问题变大才找
留学生活中遇到困难很正常。UBC有学习辅导中心,帮忙解决写作、时间管理问题。心理咨询服务也很棒,我有段时间压力大,和咨询师聊聊心里舒服多了。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还有很多线上资源,写作业和做研究都靠它们。别怕开口求助,这些资源都是为你准备的,利用好了,学习生活更轻松。
结交朋友,多参加社团和活动
刚入学我参加了UBC的华人学生会,认识好多朋友,一起吃饭、聊天、逛街。学校还有各种兴趣社团,像摄影、篮球、音乐等,参加活动能快速融入校园。朋友多了,生活也不孤单,遇到困难有人帮,适应起来快多了。社交生活别忽视,留学不只是读书,更是人生的一段宝贵经历。
办理医疗保险,健康问题别大意
加拿大医疗费用高,留学生一般都要买保险。BC省有MSP(医疗服务计划),新生通常要尽快申请,很多学校也帮忙办理。保险范围包括看医生、急诊,但牙医和眼科一般不包括。生病时,有保险能省不少钱。记得常备小药箱,感冒、肠胃不适这些小毛病别拖着。
生活节奏慢慢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刚开始留学,很多同学压力山大,想着GPA(学业成绩平均分)要高、托福成绩要好,还要适应新环境。其实,一步步来,别急。调整好心态,给自己留时间适应。UBC有朋友告诉我,适应期内给自己定小目标,慢慢稳住状态。健康和心情都重要,留学是长跑,不是短跑,稳住才能跑得远。
赶紧把这些小建议记下来,留学路上少走弯路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别怕开始,不管是搬家、学做饭,还是办理手机卡,每一步都算数。留学就是从零开始,别指望一蹴而就。多问、多试、多参与,慢慢你会发现,加拿大不再陌生,生活也越来越顺。加油,未来的日子里你会越来越强,留学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学会怎么生活,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