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自己兴趣和优势 | 不要只看热门专业,要结合兴趣和擅长 |
考察目标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资源 | 不同学校同专业差距大,要看课程和导师 |
了解未来职业方向和市场需求 | 找准专业和就业对口,避免冷门专业就业难 |
关注语言和成绩要求 | 比如TOEFL(托福)和GPA(平均绩点)门槛 |
考虑实习和实践机会 | 多看看学校和专业有没有合作企业或项目 |
留学生必看: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专业?
记得我刚来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室友小李整天纠结专业选什么。他原本想学商科,觉得好找工作,结果一头扎进去才发现自己对财务那些数字完全不感冒,学起来特别吃力。后来他转了心理学,发现兴奋又愿意花时间钻研,成绩也蹭蹭往上升。你看,选专业这事儿真不是随便选个热门专业那么简单,尤其我们留学生,牵扯到签证、实习、未来就业,选错了真挺麻烦的。
了解自己兴趣和优势,选专业别光看风口
我那会儿在NYU(纽约大学)认识个中国同学,名字叫小慧,她其实高中理科超棒,但刚来美国特迷茫,家人希望她学医,她自己更喜欢画画。最后她在艺术设计和生物学里犹豫了很久。她说她的GPA(GPA就是平均成绩,满分一般是4.0)和TOEFL(托福,是考英语水平的考试)都不错,有能力冲医学院,但如果没兴趣,压力特别大。最后她听了学姐建议,尝试申请了设计相关专业,结果特别开心。她常说,留学不能光看就业市场热门不热门,自己能坚持学下去,才是硬道理。
考察学校专业设置和资源,别只盯着排名
说起专业,学校资源也很关键。比如UBC的计算机专业,就特别注重实践,和温哥华很多科技公司有合作,学生容易找到实习。而同样是计算机,另外一所大学可能只是理论比较强,实习资源少。你如果喜欢写代码、想边学边做,UBC就很适合。小张就是例子,他申请美帝几个学校,最后选了南加州大学(USC),因为他们有一个影视特效专业超强,靠着校内工作室和实习机会,他毕业前就拿到了大厂offer。看专业课程设置、教师背景,还有有没有实习机会,直接影响未来几年的学习体验。
未来职业方向和市场需求,别盲目跟风
我一个朋友去年刚从多伦多大学毕业,主修环境科学。他说当初选这个专业,觉得环保挺有意义,毕业后还真不容易找工作,尤其是非加拿大本地学生。后来他又考了相关证书,才慢慢找到对口工作。提醒大家,别光听“XX专业薪资高”或“XX专业抢手”,也要看看目标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留学生工作政策。比如加拿大对IT和护理专业的留学生政策比较友好,毕业后容易申请工签,工作也多。美国则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有专门的OPT(选择性实习训练计划)支持,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大。
关注语言和成绩要求,别让硬指标拖后腿
很多同学第一轮申请被拒,原因往往是TOEFL没达到要求。TOEFL就是托福考试,主要考听说读写,学校会设最低分,比如90分以上才能申请。还有GPA也很重要,尤其竞争激烈的专业,往往要求3.5以上(满分4.0)。我有个朋友因为GPA只有3.2,申请纽约大学的金融专业失败,后来选择了GPA门槛稍低的波士顿大学,仍然拿到了offer。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语言和成绩要求,留出时间提升。很多学校官网都会写得很清楚,别临时抱佛脚。
实习和实践机会,关系你毕业后能不能顺利就业
有些专业看起来光鲜,毕业后却没什么实习机会,吃了不少苦头。举个例子,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工程专业有强大的校企合作,每年都有不少实习岗位安排给学生。相比之下,一些文科专业实习资源相对少,得自己多动脑筋找机会。还有学校会提供带薪实习或者合作教育项目,比如加拿大的Co-op项目,可以让你边学边赚,积累宝贵经验。别忽视这点,实习不仅能让你了解行业,还能帮你积累人脉,毕业找工作更顺利。
给你个大白话建议,选专业不是买菜,得多琢磨
选专业其实就是了解自己和未来生活的过程,别觉得这事儿小。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未来想过啥样的生活?想不想留在当地工作?这些都得掂量清楚。不要只盯着“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工资高”,否则学着学着累得不行,毕业还得重头再来。准备申请的时候,跟学长学姐聊聊,看看学校官网,甚至发邮件问教授,了解真实情况。多看多问,慢慢你就会有感觉了。留学生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专业选对了,后面走起来才轻松。别怕花时间,好好想想,这一招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