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确定兴趣和长远目标 | 别盲目跟风,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想好毕业后想干啥 |
了解不同学校专业特色 | 比如UBC的环境科学特别强,NYU艺术设计有名 |
查看入学要求(GPA、TOEFL等) | GPA就是成绩平均分,TOEFL是托福考试,语言不过关专业也难进 |
利用学校资源提前体验专业 | 网上讲座、开放日、学长学姐经验都能帮忙 |
留心政策变化和实习机会 | 像美国最近对OPT(毕业后实习)政策调整,影响专业选 |
你知道吗?专业选错比GPA低还难受
我一个学弟在UBC选了个他爸觉得“热门”的商科专业,结果他整整大一都郁闷,学起来没兴趣,GPA(GPA就是你成绩的平均分,一般满分是4.0)也跟着掉。后来转专业到计算机系,慢慢找回了状态。说白了,专业选错,学习动力瞬间没了。别等自己像他一样,专业选得不对,真的是一场噩梦。
找准兴趣,别光看“听说好就业”
你肯定听过“学金融工资高”或者“计算机最吃香”,但我身边好多同学就是因为盲目追风,最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那个专业。像NYU的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听起来文艺,但毕业后工作机会也不少,特别是对那些真心喜欢设计的同学。所以,选专业,不是光看薪资表,得真的问问自己“这专业我能坚持吗”“毕业后我想做啥”。
不同学校专业实力差别大要知道
美国大学里,专业排名和实力差很大。就拿纽约大学(NYU)来说,它的戏剧和艺术设计专业特别强,很多大牌明星都毕业于此。而哥伦比亚大学的传媒专业则是全美顶尖。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也是出了名的。你不能光看学校名气,得看具体专业实力,选了一个“垃圾专业”也没啥优势。
入学门槛别忽视,GPA和TOEFL都很关键
申请美国大学时,GPA和TOEFL(TOEFL是测试你英语水平的考试,全称是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很重要。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专业,最低GPA一般要求3.5(满分4.0),TOEFL要100分以上。你英语没过关,申请很吃亏,专业门槛直接卡你门外。别以为只靠托福60分就够了,那是误区。
提前体验专业,少走弯路
很多学校都提供开放日或者在线讲座,别懒得去参加。我当时申请NYU的时候,特意参加了它的线上艺术设计研讨会,听学长讲专业内容和未来就业情况,瞬间对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你也可以找学长学姐聊天,问问他们的真实感受,别只靠招生简章,实际情况往往有差别。
别忘了政策和实习机会,影响未来
美国留学生很关心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毕业后允许留学生实习的政策)政策变化。比如去年美国对OPT政策做了调整,某些专业的实习时间缩短了。选专业时,得考虑是否有良好的实习和就业支持。像工程、计算机专业一般实习机会多,容易找到工作。艺术类如果没有实习支持,毕业后找工作就难了。
不要怕换专业,校园里转换很常见
很多人担心入学后想改专业麻烦,但其实美国大学普遍允许学生在头一两年尝试不同课程后再定专业。UBC就很灵活,大一大二可以选修多个领域课程,确定兴趣后再申请转专业。所以,别害怕第一志愿没选对,大学生活本来就是摸索的过程。
留学前多做功课,专业选择更有底气
网上有很多留学论坛,比如我们常逛的lxs.net,还有Reddit的留学生版块,都是好资源。你可以看到很多学长学姐真实分享,甚至找到同校同专业的朋友。这样选专业时心里踏实,知道自己面临的是啥挑战,不会盲目跟风或者被招生宣传忽悠。
大白话说专业,关系你四年生活
你得明白,专业不是摆设,它决定了你每天学啥内容,遇到的老师,同学,甚至将来找工作时的门槛。和我闺蜜说的,她当初没认真选专业,后来读得痛苦,换了两次专业,折腾得时间和钱都浪费了。专业选对了,大学生活轻松不少,学知识也更有动力。别光顾着赶申请材料,花点时间琢磨专业,未来四年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行动起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别等着别人帮你决定,也别光问家长朋友的意见。多利用学校官网,专业介绍,课程设置,跟学长学姐聊聊,甚至自己写个小清单列出喜欢和不喜欢的点。你会发现,慢慢理顺思路后,专业选择就没那么难了。走一步看一步,也不怕写错申请材料。等你踏实了,这条路反而更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