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每天背10个Chapter 24高频词 | 不要死记硬背,配合短文理解 |
用60篇短文反复复习 | 选择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保持动力 |
做托福真题时重点识别这些词 | 结合上下文猜词,提升阅读速度 |
写作和口语里主动用词汇 | 别怕用错,练习才会进步 |
留学生活里,托福词汇的重要性你真懂吗?
还记得我刚准备申请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托福成绩一直卡在100分左右,词汇量不够,阅读和听力都吃力。老师说托福词汇就像是打怪升级必备的装备,没它你很难击败那些长句子和复杂文章。其实我以前也觉得背词太枯燥,后来发现掌握Chapter 24的这些高频词后,真的读题速度快了,理解也清晰了。留学申请时,托福成绩是敲门砖,词汇量决定你的分数天花板,别小看它。
怎么用60篇短文轻松记住词汇?我的实战经验
NYU(纽约大学)一个朋友分享他用60篇短文记词的办法,每篇短文围绕Chapter 24指定的词汇设计,内容贴近生活,像是校园新闻、环保讨论、科技趋势什么的。这样背词不仅能记住单词,还能理解用法,关键是不会像死记硬背那样无聊。你可以每天读一两篇,边读边画重点词汇,实在不懂的查查例句。坚持下来,词汇自然就“烂熟于心”。
词汇和GPA有啥关系?留学生活的真相告诉你
很多同学说,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点)才是留学的核心,词汇是不是没那么重要?我跟你说,词汇多了,听力和阅读理解提升,课堂跟得更轻松,作业和论文写得更好,自然GPA也稳稳上升。比如我在UBC暑期班,一开始因为词汇不够,听讲总绕不过去,后来专门针对Chapter 24词汇冲刺,听力和写作立刻进步明显。词汇其实是GPA背后的秘密武器。
留学政策变化快,托福词汇用起来更重要了
最近加拿大政府调整了留学政策,语言成绩要求更高,尤其是托福成绩。UBC和多伦多大学都明确要求申请人托福每部分分数不能低于一定分数线。词汇量不足,难以达到这些标准。我的一个学长去年申请时,托福阅读部分不过,主要是词汇量跟不上。后来他用60篇短文法,重点记Chapter 24词汇,第二年如愿以偿拿到录取通知。政策变了,准备方式也要跟上。
别只背单词,短文帮你理解词汇用法
我自己用过那种死记单词本,单词和中文释义一排排放着,背得头疼。然后换成用短文带着词汇一起学,感觉不一样了。短文里词汇不是孤立的,它们出现在具体语境里,比如“sustain”(维持)在环保讨论的文章中出现,你不仅知道意思,还懂怎么用。NYU同学群里不少人都推荐用这种方法,背的时候顺带练阅读和理解,一举多得。
托福口语和写作,词汇就是你的得分点
托福口语和写作其实很考你用词的精准度和丰富度。拿我自己举例,刚开始口语回答很简单,很多同学都说太单调,分数上不去。后来我开始刻意在口语里加Chapter 24的高频词,比如用“innovative”(创新的)替代“new”,用“challenge”(挑战)替代“problem”,感觉整个人说话更有料了。写作也是,批改老师很看重词汇多样化,这些词掌握好了,作文分不高都难。
结合真题练习,词汇记忆效果翻倍
托福考试真题是最好的练习材料,真题里的词汇大多来自高频词。拿2019年NYU的一位学弟来说,他每次做完真题后,都会整理题目里出现的Chapter 24词汇,做成小卡片,反复记忆。这样不仅提高了词汇记忆的牢固度,还提升了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你也可以试试,边做题边背词,效率更高。
用手机App结合60篇短文,碎片时间也能学
留学生生活忙碌,没时间专门坐下来背词怎么办?我用过几款手机App,比如Quizlet和Anki,这些App里可以导入自己整理的Chapter 24词汇和短文,利用地铁、排队这些零碎时间刷几遍,特别方便。一个朋友在NYU图书馆自习时就用App背词,感觉比传统背法轻松多了。碎片时间坚持下来,词汇量涨得很快。
和同学组队背词,互相督促效率加倍
我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小学习小组,每天定一个词汇背诵目标,互相打卡、测验。像UBC的同学也有类似的组合。大家还会用Chapter 24词汇造句,模拟托福口语答题。这样不仅学习氛围好,也能及时发现记错的词。你也可以找舍友或同学一起背,互相监督,学习更有效。
给你一句大白话,词汇是打开留学生活的钥匙
跟你唠实话,托福词汇没法偷懒,也没捷径。你得花点心思,背得扎实,才能在留学生活里不被单词卡住,不用每次遇到英语材料就重新“翻译”一遍。词汇多了,学习、社交、申请、实习都顺溜多了。Chapter 24的高频词你抓牢了,留学的路自然宽敞。别等到考试临近才着急,早点开始,轻轻松松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