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申请要求 | 抓紧时间准备GPA(平均成绩点数)和语言成绩 |
准备语言成绩 | 注意TOEFL(托福)和IELTS(雅思)的最新分数要求 |
提交申请材料 | 确保材料齐全,尤其是推荐信和作品集 |
面试准备 | 部分专业可能有线上或线下面试,提前练习 |
关注录取通知 | 及时查看邮件,并准备签证材料 |
聊聊我室友的香港理工大学申请故事
你知道吗,我室友小李去年申请香港理工大学(PolyU)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他没预料到的变化。那时候PolyU突然调整了语言成绩要求,导致他赶紧重考托福(TOEFL,全称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语水平考试)。这让我意识到,了解这些高校的最新申请变化真的是太重要了,尤其是香港这么热门的学校,每年都在变政策,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最佳机会。
PolyU 2026年秋季申请有啥大变化?先说GPA的门槛
过去香港理工大学对本科申请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点数)要求相对宽松,像我朋友小张,他申请纽约大学(NYU)时GPA要求超过3.5,但PolyU之前只要3.0左右就够了。不过到了2026年秋季,PolyU提高了部分热门专业的GPA标准,比如工程和商科,基本都要3.3以上。你知道UBC(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也有类似趋势,竞争越来越激烈,成绩不够硬其实很难拿到offer。所以,建议大家提早规划,尽量把GPA拉高。
语言成绩门槛更严了,托福和雅思都要注意
PolyU这次对语言成绩也做了调整,TOEFL最低要求从80分提高到了90分,雅思(IELTS,全称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最低要求也从6.0提升到了6.5。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挑战,我一个朋友去年申请的时候差点因为语言分数没过线被拒。相比之下,UBC和NYU对语言的要求也都在逐步提高。建议大家提前参加培训班或者自学刷题,别临近截止才着急考,平时积累才稳妥。
申请材料更细致,推荐信和作品集不能马虎
你知道申请PolyU有些专业特别看重作品集,尤其是设计类和建筑类。之前我听说有留学生因为作品集准备不充分被刷掉了。今年他们对作品集的审查更严格了,除了作品质量,还要说明创作背景和思考过程。推荐信方面,专业教授的推荐变得更重要,像UBC那样,推荐信要具体写你的能力和潜力,不能是模板信。这些细节决定了你的申请被重视程度,千万别随便对待。
面试环节增加,线上面试开始流行起来
不少国际大学都受疫情影响,调整了面试形式。PolyU也不例外,2026年部分专业开始采用线上面试,有点像NYU的做法。面试题目更注重考察你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比如国际贸易专业会问你关于全球经济的看法,工程专业则可能让你讨论项目经验。我室友小李就花了不少时间准备模拟面试,效果不错。大家可以找朋友帮忙练习,或者在网上找一些模拟题,千万别小看这环节。
申请时间和流程有小调整,时间节点要盯紧
今年PolyU官方公告申请截止时间有调整,以前大多是1月底截止,现在部分专业提前到12月中旬。和UBC、NYU比,提前递交可以增加录取机会,因为早申请会被优先考虑。还有,材料提交要用PolyU在线系统,别找错网页。提醒大家,准备材料时间要留足,别忙中出错,像我有朋友去年就是因为最后一天才交申请,结果系统崩了,着急到哭。
奖学金政策更灵活,争取机会别放过
PolyU这几年奖学金项目越来越多,2026年秋季申请的奖学金不仅覆盖成绩好,还开始关注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比如领导力和社会服务经历。类似UBC的国际学生奖学金,PolyU也有多种针对不同专业和背景的奖学金。我的一位学长去年拿到PolyU的优秀申请者奖学金,基本减免了学费。申请时一定要认真准备奖学金材料,展现你的闪光点,别怕麻烦。
签证和入学准备也有新要求,别光盯着申请材料
香港这边的学生签证政策也有微调,入境政策更严格了,特别是健康证明和资金证明方面。去年我有朋友申请签证时,学校要求提交更详细的财务证明和健康检查报告,材料不齐全会导致签证延误。相比加拿大和美国,香港这方面手续虽然快,但也不能忽视。申请成功后不要放松,尽快准备签证和住宿,别到时候着急找房子。
多关注官方渠道和社群,信息比天重要
PolyU的申请政策变化频繁,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朋友们也可以加入留学生群,像我们lxs.net论坛上,大家经常分享最新申请动态和经验。去年我帮小张找到一篇官方更新,及时调整申请策略,最后顺利拿到offer。信息就是力量,别只依赖传言和朋友圈,要自己多查多问,跟上节奏。
准备申请别只看香港,拿别的offer做备选更安心
我身边很多朋友申请PolyU的同时,也会申请加拿大的UBC、麦吉尔大学,或者美国的NYU。这样即使PolyU政策变化或者录取激烈,还有别的选择。毕竟留学申请不是铁板一块,灵活应变很重要。拿到多份offer后,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生活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毕竟现在留学政策和疫情变化太快了。